騰訊再臨七年之癢?
前幾天,騰訊總部所在的深圳,剛好遭遇了35年來殺傷力最強的一場臺風。而騰訊公司似乎也在經歷一個關鍵時刻。
據全天候科技報道,多位騰訊在職員工與合作伙伴透露,騰訊正在醞釀的一場組織架構的調整,目前隸屬于社交網絡事業(yè)群(SNG)的騰訊云或將獨立成為一個新的BG,也有可能與技術工程事業(yè)群(TEG)部分職能、騰訊“互聯網+”等有關業(yè)務合并,大概率是針對To B業(yè)務設立一個新的組織架構。
對此,時間財經向騰訊有關人員核實消息,截至發(fā)稿未收到對方回復。如果架構調整啟動,這將是騰訊史上第三次組織架構變革。
這種大幅度的變革不免讓外界捏了一把汗。不久前,騰訊剛剛經歷了游戲的生死劫——13歲男孩徐天賜深夜墜樓身亡。警方在調查中發(fā)現,徐天賜在8月30日凌晨0點47分墜樓,墜樓前一直在玩一款叫做"絕地求生"的游戲,也就是玩家口中的"吃雞"。目前,警方已經排除了徐天賜他殺身亡的可能,但不排除孩子由于沉迷網絡游戲,做出了不理智行為而導致跳樓。
騰訊曾因“王者榮耀”等游戲帶來業(yè)績與股價的狂歡,同時也因此陷入了輿論與道德的危機。
今年上半年,騰訊控股總收入為人民幣1472.03億元(222.4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9%。凈利潤為人民幣425.53億元(64.31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0%;凈利潤率由去年同期的31%下降至29%。其中,智能手機游戲收入(包括歸屬于社交網絡業(yè)務的智能手機游戲收入)同比增長19%,環(huán)比下降19%至人民幣176億元。
游戲業(yè)績的下滑也讓騰訊股價持續(xù)下滑。今年初,騰訊創(chuàng)造了475.72港元的歷史高價,隨后一路下滑,近日更是跌到了305.2港元的一年低點,9月19日,騰訊控股報321.2港元,市值較年初最高點下滑約1/3,蒸發(fā)1.5萬億港元,目前只剩下3.08萬億港元。
面對股價下跌,騰訊也想通過增持自救,然而效果不佳。因此有人將其評為今年最令人失望股票之一。
今年以來,騰訊遭遇到強監(jiān)管和自身增長乏力雙重因素的夾擊,又有抖音等強勁對手搶奪市場。在游戲業(yè)務下滑,內部組織割裂,外部對手強勁情況下,巨無霸騰訊到了需要通過一場變革來重新尋找到業(yè)績增長點的時候。
面對變革的不確定性,已經失望的騰訊投資者是堅守還是遺棄呢?
內外夾擊下的變革?
自1998年創(chuàng)立以來,騰訊幾乎每七年左右要歷經一個關卡。
2005年為應對業(yè)務多元化布局,成立橫向的事業(yè)部制。把研發(fā)、產品全部拿下,由事業(yè)部的EVP來負責整個業(yè)務,相當于這個業(yè)務的CEO。
2012年則是走向移動化。公司由原有的業(yè)務系統(tǒng)制(Business Units,BUs)升級為事業(yè)群制(Business Groups,BGs)。這次變革,主要是為了應對移動互聯網的大潮:騰訊將同一產品的手機端和PC端整合,把原來的無線業(yè)務BU拆了,和PC上的對等業(yè)務合并在了一個部門。據騰訊創(chuàng)始人之一、前CTO張志東曾表示,“移動時代的到來,讓我們走到了‘革命’還是‘被革命’的關口!
如今,即將20歲的騰訊行至轉折點。AI、大數據、云是關鍵詞。據全天候科技報道,一位騰訊總部人士表示,騰訊的這場變革勢在必行,Pony(馬化騰)去年年底就在內部說過,騰訊要設立一個適應To B業(yè)務發(fā)展的組織架構,只是至今未下發(fā)正式文件。
2017年12月,騰訊2017年度員工大會上,馬化騰曾說:“在管理方面,我們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內部的組織架構,現在的騰訊需要更多To B的能力,要在組織架構上進行從內到外系統(tǒng)性地梳理!
騰訊總裁劉熾平補充道:“很多人說我們只有To C的基因,沒有To B的基因,我是不相信這個說法的,你看進化中的成功物種,不是一開始就有那種基因,都是演化出來的!
全天候科技報道稱,騰訊的這場組織架構的調整中,騰訊云是核心,但騰訊將要進行的“手術”還不止于此,一場更大的變革將在內部展開。大概率是整合騰訊的To B業(yè)務,建立一個全新的架構。而這一組織架構的領導人層面,騰訊集團高級執(zhí)行副總裁、SNG總裁湯道生是可能性最大的人選。
據官網披露,目前,騰訊共設有7大事業(yè)群,分別是CDG(企業(yè)發(fā)展事業(yè)群)、IEG(互動娛樂事業(yè)群)、MIG(移動互聯網事業(yè)群)、OMG(網絡媒體事業(yè)群)、SNG(社交網絡事業(yè)群)、TEG(技術工程事業(yè)群)以及WXG(微信事業(yè)群)。
七大業(yè)務體系,分別是社交、金融、娛樂、資訊、工具、平臺、人工智能。
上一輪的架構調整后,因為微信、手游的火爆,騰訊迎來了持續(xù)多年的業(yè)績大增。2017年,因為“王者榮耀”火爆,騰訊更是迎來業(yè)績及股價最輝煌的時刻。
當年,騰訊實現凈利潤724.71億人民幣,同比大增75%,遠高于市場預期的650.32億元,增速較2016年進一步加快?偸杖2377.6億元,同比增長56%。其中,游戲收入978.83億元。股價在連續(xù)多年上漲后,接連創(chuàng)新高。市值最高時沖到4.53萬億港元。
隨著游戲行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游戲的受眾面和影響力也在逐漸擴大。時不時曝出的手游危害事件也讓騰訊背負不少輿論壓力。2017年7月,人民網曾連續(xù)刊發(fā)2篇評論,指出《王者榮耀》的危害性并呼吁政府和游戲制作方加強監(jiān)管。針對此爭議,騰訊游戲也迅速規(guī)范游戲制度,推出反沉迷系統(tǒng)。
在政府強力監(jiān)管和手游生命周期影響下,《王者榮耀》逐漸落幕,今年上半年,騰訊業(yè)績增速大幅放緩,手游收入的環(huán)比大幅下滑19%。
在騰訊此次組織架構要重點發(fā)力的云業(yè)務方面,阿里云早已遙遙領先,2017年收入破百億,今年更是預計有望破200億。
2010年,BAT三位大佬在深圳的一場正面論戰(zhàn)至今令人印象深刻。
在當年的深圳IT峰會上,李彥宏說:“云計算這個東西,它是新瓶裝舊酒,沒有新東西!
馬化騰認為:“像使用水和電一樣使用云計算資源,要幾百年后、一千年后才有可能到達阿凡達那種現象,現在還是太早了。”
只有馬云最激動,他說“最怕就是老酒裝新瓶,你看不清他在玩什么,突然爆發(fā)出來最可怕!北藭r,阿里云計算項目已經開工半年多。
看到阿里云業(yè)務賺錢后,早已失去先機的騰訊,不僅落后阿里云,與國際巨頭亞馬遜相比更是差一大截,這一次騰訊還能通過架構調整迎頭追上嗎?
摩根大通300元附近減持
今年以來,隨著騰訊最賺錢的游戲業(yè)務大受影響,微信、qq用戶增長均進入瓶頸期。騰訊股價也開始一路下滑。
騰訊也啟動回購計劃。據統(tǒng)計,自9月7日首次回購至今,騰訊已經7次出手回購,合計回購數量71.07萬股,累計斥資2.26億港元。據騰訊控股9月17日公告,期間回購最高價為324.6港元/股,最低價為318.8港元/股。
騰訊方面稱:回購反映對公司的基本因素和業(yè)務的長遠價值充滿信心。不過,從股價市場表現來看,騰訊的7筆回購似乎并未止住股價下跌趨勢。對于幾萬億市值的騰訊來說,這樣的回購杯水車薪,更重要的還是拿業(yè)績說話。
因此有投資人感慨道:一家凈利潤季度同比增長20%、賺近200億元的公司,看朋友圈評論像是快倒閉了一樣。
騰訊也有通過回購成功救市的先例。2013年,彼時騰訊因業(yè)績增速放緩引發(fā)投資者擔憂,股價一度跌至46.7港元/股。數據顯示,2013年3~4月,騰訊14次出手回購,累計回購數量664.3萬股,回購金額達到14.26億元,其中有9次回購金額在1億元以上。在2013年4月12日騰訊回購結束后,其股價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里漲幅達到110%。
不過前后兩次的環(huán)境還是不太一樣。2013年,騰訊正處于向移動化成功轉型階段。
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在騰訊股價一路大幅下滑階段,機構卻集體給出了看好評級。近一個月研報中,對騰訊評級基本是買入或增持,目標價格全在420港元上方,高的甚至達到532元。麥格理資本、安信證券、國金證券均給出了超500元的目標價。
而作為騰訊重要股東之一的摩根大通公司,近半年也一直在減持和增加做空騰訊股票,價格都在300多港元附近。
面對組織架構調整帶來的不確定性,騰訊三股東摩根大通已經開始不看好,普通投資者是選擇走還會留呢?(北京時間財經 曾福斌)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