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
你是不是被“長沙艦”刷屏了
艦城同名
長沙艦也是每一個長沙人的驕傲
或許你還不知道
長沙晚報記者曾多次踏上這艘傳奇戰(zhàn)艦
與她多次“親密接觸”
登艦時那種親切感無以言表
時間:2003年
見證者:長沙晚報記者 蘇毅
12日,新中國規(guī)模最大海上閱兵,鐵流澎湃;當軍隊統(tǒng)帥登上長沙艦檢閱我強大的人民海軍的消息傳到星城,700多萬長沙人民更是心潮澎湃。作為曾有幸跟隨長沙黨政代表團參加“八一”慰問長沙艦官兵的晚報記者,見到此情此景,思緒頓時飛到南國那片蔚藍的海域,自豪之情油然而生。2003年7月18日,長沙市黨政代表團一行在時任長沙市委副書記余合泉率領下抵達南海艦隊某基地,開始了長沙第7次上艦慰問活動。當時的“長沙艦”是一艘驅(qū)逐艦,舷號161,屬于新中國自行建造的第一級初具遠洋作戰(zhàn)能力的導彈驅(qū)逐艦。一到基地,代表團受到了長沙艦全體官兵的熱烈歡迎。
2003年7月20日,《長沙晚報》A1版刊發(fā)了市黨政代表團赴湛江慰問“長沙艦”官兵的報道。
離開長沙城,登上長沙艦,那種親切感無以言表,大家迎著海風,撫摸著船舷,感受船艦的威猛和雄壯。當我們與艦上的官兵聊起他們的日常生活時,一種敬意在心中升騰。原來,除了在基地短暫休整,他們大多數(shù)時間都得遠赴海疆,守衛(wèi)在祖國最南的海域,一去就是一兩個月。海天相接,除了天空,就是海水。一位長沙籍的海軍軍官當時告訴記者,他們出海執(zhí)行任務時,帶得最多的就是書籍。當時的長沙艦由于設施配套有限,官兵們洗澡都只能靠天上的雨水“沐浴”,但年輕的海軍官兵們從不叫苦。慰問活動時間短暫而充實,來去只有三天時間。當時,市文化局還組織了強大的慰問演出陣容,市歌舞劇院、市湘劇院、市花鼓戲劇院近20名文藝工作者進行了慰問演出。當《軍港之夜》的歌聲在基地大禮堂響起時,全場沸騰,將軍民大聯(lián)歡活動推向了高潮。來去72個小時,一艘英雄艦留下一份令人難忘的記憶。
時隔11年,當年見聞仍難以忘懷
時間:2007年
見證者:程放軍
2007年7月18日至21日,記者有幸隨市黨政代表團赴南海艦隊長沙艦慰問官兵,一睹威武的長沙艦雄姿,也見證了長沙人民與長沙艦官兵的魚水情誼。雖然時隔11年了,但是當年的所見所聞至今也難以忘懷。
2007年7月18日至21日,長沙晚報記者程放軍隨市黨政代表團赴南海艦隊長沙艦慰問官兵,一睹威武的長沙艦雄姿。
官兵們即使暈船嘔吐也要堅守戰(zhàn)位受時任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陳潤兒,時任市委副書記、市長譚仲池委托,市黨政代表團帶著長沙人民對子弟兵的一片深情于當月18日晚抵達某軍港。第二天一早,時任長沙艦艦長應持革即帶領我們登上長沙艦參觀。當時的長沙艦執(zhí)行任務返航靠近碼頭才幾天。應持革對我們說:“長沙艦就是支隊官兵們的家。官兵們?nèi)杖找挂柜v守在艦上,守衛(wèi)祖國的南疆。二十年來,官兵們把長沙艦當?shù)诙枢l(xiāng),視長沙人民為親人。長沙艦每次一出海巡航都是幾個月,現(xiàn)在長沙艦靠近碼頭后有了營房,官兵們可輪流輪班到營房休息,這些年來長沙艦及支隊的發(fā)展壯大見證了長沙人民與長沙艦的魚水深情!
2007年7月22日《長沙晚報》A1版刊發(fā)了長沙市黨政代表團赴長沙艦慰問官兵的報道。
當時正值酷暑,雖然有海風吹來,但甲板上的溫度高得燙腳,我們在艦上才參觀一會兒就汗流浹背。當時,應持革說:“今天的氣溫38攝氏度左右,但甲板上表面的溫度大概是50多攝氏度,機艙里也大概是這個溫度,在艦上走一定要穿鞋的。巡航時,官兵們即使暈船嘔吐也要堅守
戰(zhàn)位,不能放過海面上任何一個可疑目標。”
官兵們利用床鋪欄桿搞鍛煉扶著扶梯,我們走進了官兵們的住艙。在悶熱和充滿噪音的環(huán)境中,一些官兵躺在床上看書,對照書本、圖紙反復研究機械操作流程以及保養(yǎng)維護方法!斑@么小的空間,這是怎么睡覺的?”代表團有人問。
正當我們納悶時,一水兵忽然從床上“滾”下來,又用手緊拉床邊欄桿,把身體擺平,然后慢慢把身體移到床鋪上,向我們展示他們是如何上床睡覺的!斑@床邊欄桿和走道都是官兵們鍛煉體能重要的場所。出海時,我們利用床鋪欄桿可以進行‘單杠、雙杠’以及仰臥起坐、俯臥撐、引體向上、臂力棒、握力器等運動。”應持革說。演員們?yōu)槲繂栄莩鰷蕚淞?0多天代表團慰問期間,舉行了隆重的慰問大會、文藝慰問演出、軍民聯(lián)歡晚會和建軍知識搶答賽。市領導代表市委市政府分別向南海艦隊、91526部隊和長沙艦贈送了慰問金。
此前的10多天,長沙市文化局組織強大陣容創(chuàng)作和排練了舞蹈《軍歌聲聲》、小品《回家》等10多個節(jié)目。19日晚,每天24小時駐守在艦上的長沙艦官兵與長沙市歌舞劇院、湘劇院的演員們同臺演出,度過了一個歡快而又難忘的夜晚。
我見證了173號入列
時間:2015年
見證者:長沙晚報記者 舒薇
2015年夏天,在祖國南疆,藍色的軍港、威武的戰(zhàn)艦,成為我終生難忘的記憶。帶著長沙人民的一片深情厚誼,時任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易煉紅率團前往某軍港,見證艦城同名的“長沙艦”榮耀入列。作為隨行的長沙晚報記者,我與慰問團成員一道登上戰(zhàn)艦,在藍天碧海下感受這一神圣莊嚴的時刻。
一座城與一艘艦,深情延綿三十余載。1976年服役的161號“長沙艦”,經(jīng)歷了33年的戰(zhàn)風斗浪,圓滿地完成光榮的歷史使命,2008年正式退出現(xiàn)役。173號“長沙艦”接過歷史重任,正式加入人民海軍序列,肩負起守衛(wèi)祖國萬里海疆的神圣使命。
2015年8月12日早晨,在海風的吹拂下,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親友們”格外興奮。上午9時許,我們從駐地朝著軍港走去。當無邊無際的大海躍入眼簾,我遠遠地看到停駐在海邊的“巨無霸”戰(zhàn)艦的威武身形,越走近,越震撼!戰(zhàn)艦彩旗獵獵,海軍官兵英姿颯爽,一位戰(zhàn)士告訴我,戰(zhàn)艦“滿旗”是最高禮遇。在莊嚴的國歌聲中,五星紅旗在軍艦上冉冉升起。這艘我國自行研制設計生產(chǎn)的新一代導彈驅(qū)逐艦由此正式交付使用,并加入人民海軍戰(zhàn)斗序列。站在甲板上,望著眼前的一片深藍,我和戰(zhàn)艦上的每一位同志都感到一種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在內(nèi)心升騰。儀式后,一場軍地共建座談會在戰(zhàn)艦上舉行,長沙市與“長沙艦”簽訂了共建協(xié)議。作為一座有著光榮雙擁傳統(tǒng)的紅色城市,長沙成為了“長沙艦”官兵的第二故鄉(xiāng),“長沙艦”更是長沙在萬里海疆的“流動名片”。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大家共同祝愿——“長沙艦”在今后的征途上為祖國爭光,為長沙添彩。
2015年8月12日,長沙晚報記者現(xiàn)場見證了海軍173號長沙艦懸掛滿旗,在南海艦隊某軍港舉行入列儀式,這標志著這艘中國最先進的導彈驅(qū)逐艦正式加入人民海軍的戰(zhàn)斗序列。 長沙晚報記者 周柏平 攝 (資料圖片)
活動結(jié)束后,我匆匆趕去艦上的官兵餐廳,“約會”幾位長沙籍的海軍戰(zhàn)士。寧鄉(xiāng)籍的海軍小伙一張黝黑又羞澀的臉,始終坐在我對面微笑。聽到鄉(xiāng)音,這幾個大男孩打開了話匣子。除了學習、訓練,他們也會聚在一起聊起家鄉(xiāng)的變化和美食!昂I蠟榧摇钡娜兆,他們難免想家,一位從望城來的海軍戰(zhàn)士懷里揣著一本筆記本,在扉頁上,我看到他筆力剛勁地寫著“勇往直前,建功深藍”幾個大字。
夏夜,在軍港散步,一抬頭,漫天的繁星不知是從天上撒落,還是海面上冒出來的。給我們導向的海軍小戰(zhàn)士說,剛上艦那會兒,覺得軍港的夜特別美。一個月半年一年,一入夜,一枕著波濤,就想家得厲害。
軍港的夜,靜悄悄。那天,枕著海浪的聲音,我想像著自己也是一名水兵。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