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機場T2航站樓紀念通航30周年活動現場。
8月29日上午10時許,熙來攘往的出發(fā)大廳響起了優(yōu)美的小提琴旋律,兩位芭蕾舞蹈演員從人群中翩翩起舞,拉開了“點亮蔚藍”篇章,唯美的旋律、優(yōu)美的舞姿讓許多旅客駐足觀看。8月29日對于長沙機場是個特殊的日子,今天是其通航30周年。
被演出吸引駐足的旅客。
活動現場,機場各部門員工身著歷代工作服走向中央表演區(qū),30年來不同時期的職業(yè)風采和奮斗景象歷歷在目。安檢工作人員手拿金屬探測儀,96777客服人員頭戴耳機,機務人員手舉指揮棒.....歷代機場工裝造型形成對比,呈現鮮明的時代感。三十而立正當時,現在長沙機場又站在了新的起點。
三代航站樓見證機場30年改變
1989年8月29日下午5時,一架波音757大型客機準時降落長沙黃花機場,這意味著黃花機場正式開通使用。機場主要建筑和設施包括2600米的跑道、建筑面積6658平方米的航站樓,以及航管樓、油庫、氣象雷達站、機庫等。
第一代航站樓。
第一代航站樓設計年旅客吞吐量70萬人次,包括國際候機口在內,機場設有5個登機口,通往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廣州、香港等,1989年當年旅客吞吐量6萬人次。在當時機場設計已經很是超前,但僅僅一年后,機場旅客吞吐量就激增到27萬余人次,與日俱增的客流量讓長沙機場從上世紀90年代一直到今天,建設與改造從未停止過。
1992年,停機坪擴建;1996年,新建安全檢查辦公樓;1997年新建倉庫、南航停機坪;1998年9月新航站樓正式動工,2000年8月,投資4.04億元、建筑面積3.4萬平方米的長沙黃花機場第二代T1航站樓完工。隨后,第一代航站樓被拆除。
第二代航站樓(T1)。
進入新世紀,作為中部地區(qū)成長最快的航空港,長沙黃花機場的建設加速推進。2006年7月,機場飛行區(qū)項目開工建設,將跑道由2600米延伸到3200米,遠距離越洋飛行航線不再受到限制。2009年6月,第三代新航站樓破土動工。兩年后,這座21.2萬平方米的T2航站樓雄踞機場,將航站樓面積整整擴大了8倍。
第三代航站樓(T2)。
建設還在繼續(xù),2012年12月,機場飛行區(qū)東擴工程開工建設,次年12月,二跑道工程開工建設。2017年3月30日,黃花機場正式邁入“雙跑道運行”時代,能接待空客A380這樣的“巨無霸”飛機。2018年5月,闊別7年之久的T1航站樓經改造后再度投入運營,機場進入雙航站樓時代,10月,T2國際指廊技改后投入運營,2018年長沙機場旅客吞吐量達2500多萬人次。
智慧機場未來仍有無限可能
數十年間,長沙機場旅客吞吐量屢創(chuàng)新高,自然也更加開放。2014年開通首條洲際直飛航線,2016年開通直飛美國洛杉磯航線,2019年通過SKYTRAX四星級機場認證……更高的服務水平是現階段交給長沙機場的新課題。
長沙機場越來越國際化。
2017年8月,長沙機場在全國率先推出全流程無紙化電子通關服務;同年,委托中國航信開發(fā)A-CDM系統(tǒng)“湘當準”,實現數據共享,并在此基礎上啟用運控大廳AOCC,實現聯席運行,大幅提升效率;2018年2月1日,在全國率先推出“看得見”的行李服務;2018年5月16日,在全國率先啟用全智能CT機安檢通道。
在綠色機場方面,長沙機場“油改電”試點項目和智慧能源平臺建設兩個重點項目不斷推進,于2019年7月25日被評為民航打贏藍天保衛(wèi)戰(zhàn)九個首批示范機場之一。
長沙機場推出“無紙化乘機”。
如今的長沙機場,在兼顧與日俱增客流的同時,不斷追求品質。對T2航站樓進行中轉流程優(yōu)化、國際指廊改造;在航站樓內設置旅客免費閱覽室,推進“書香機場”建設……2018年,長沙機場全年平均航班正常率達87.1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7.02個百分點,6個月在中南地區(qū)排名第一,其中9月在全國21個時刻協調機場排名第二。
現在的長沙黃花國際機場。
長沙機場的發(fā)展從未停止,T3航站樓和第三跑道也正在緊鑼密鼓籌備中。根據規(guī)劃,到2030年,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將建設成為滿足年旅客吞吐量6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75萬噸的區(qū)域性國際航空樞紐,長沙機場的未來仍然有無限可能。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