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官,我是來投案自首!5月3日傍晚,一位中年男子拖著疲憊的步伐走進浙江杭州喬司派出所。 “是什么事情要自首?”在場一位民警詢問這名男子。然而他還沒有開口,就忍不住抽泣起來..... 原來,這名自稱時某的男子是甘肅省清水縣人,24年前因為一件瑣事和同村的村民起了爭執(zhí)后,就逃離了家鄉(xiāng)。 民警經調查,時某的確在1996年6月份伙同他人將同村村民傷害致死后潛逃至今。 時某,1972出生,今年48歲。而眼前的男子看上去有50多歲,他的平頭短發(fā)大半已經花白,身上的T恤很舊,黑色的皮革鞋上積滿了塵土,顯得又舊又臟,過得十分落魄。 時某說到了今天的地步,他覺得自己已經寸步難行。因為24年來,時某一直沒有身份證和手機。當年出逃時,他沒有帶行李和隨身物品,這么多年一直在全國各地漂泊,靠打零工為生。 他不敢和別人交往,也不信任別人,多年一直單身。因為沒有身份證和手機,這么多年他一直在工地干活,現金結算工資。 他在每個落腳點都不敢多待,在溫州待了一年,便考慮換一個地方。 前段時間,他聽一位工友說杭州余杭喬司工地多,方便打工。他便搭了工友的順風車到了喬司。 然而他沒想到的是,來了杭州余杭才發(fā)現自己沒辦法再逃了。 時某說,5月1號那天他到了杭州余杭以后想去找工地打工,但工地的負責人要他拿出身份證和綠碼,想去租房也要這兩樣東西,而去賓館入住、去商店買東西都要綠碼和查體溫,處處都要檢查登記身份信息。 10年前,因偷了朋友5萬元現金的何某林,一直東躲西藏,在北京“漂著”,有家不敢回,更不敢使用身份證。今年,眼看各種防疫檢查越來越嚴,也無零工可打,何某林不敢出門,每天心驚膽戰(zhàn),熬到“彈盡糧絕”。經過一番思想斗爭,于2020年2月9日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3月13日,大興區(qū)檢察院以涉嫌盜竊罪對何某林批準逮捕。 躲了20年,逃犯熬不住了 2月15日,隨著疫情防控網越扎越緊,46歲的貴州籍罪犯張某祥再也熬不住了,他前往福建省廈門市公安局海滄分局刑偵大隊自首。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