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熟人朋友,借故搭訕
在聊天過程引誘受害人上鉤
在騙子步步為營的精心設計下
九江市民游某
先后在APP上投入184萬元現金
沒想到
做著發(fā)財夢的游某
最終等來的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4月9日
九江市公安局
濂溪區(qū)分局刑偵大隊反詐專業(yè)隊
成功破獲一起部督電信網絡詐騙案
該案交易流水千萬元
“投資理財”入圈套
2020年12月,家住九江市濂溪區(qū)某小區(qū)的游某(化名)在微信上收到陌生人樂樂(化名)的加好友申請,對方說是他戰(zhàn)友的朋友,游某對對方很客氣,一來二去,兩人成了十分信任的朋友。
聊天中,樂樂有意無意間向游某透露,有一個投資平臺可以賺錢,利潤豐厚,并將其拉到平臺的投資理財群內,游某逐漸被該項目的利潤吸引。
▲受害人部分轉賬記錄
隨后,游某在對方推薦的群內下載了一款投資APP,進入后發(fā)現該APP是一個博彩平臺,可以購買比特幣、股票、六合彩等多種投資和博彩產品,游某操作一次后,盈利600元左右。
累計充值184萬元
欣喜的同時,游某覺得賺錢太容易,對該平臺也產生過懷疑。于是,他試著從該平臺提現以檢驗它的可靠性。第一次成功提現600元,此后又陸續(xù)提現1000元、3000元,都能快速到賬,游某逐漸對該平臺深信不疑,不斷加大資金投入。
因為游某平時工作較忙,該平臺需要經常性進行操作,游某很苦惱,就想著向樂樂取經。
樂樂告訴游某,其實可以找“導師”幫忙托管賬戶,保證穩(wěn)賺不賠,只用支付傭金給對方。嘗試著請導師操作了幾天,發(fā)現真能賺錢,游某就放心大膽地把所有錢存入賬戶讓“導師”幫忙托管了。
▲受害人意識被騙后對方已不見蹤影
此后很長一段時間,投資都很順利,中間有賠有賺,但是總體還是盈利的,也成功提現了幾次,游某前后累計在該投資APP充值184萬元。
直到今年3月2日,游某準備再次提現時,發(fā)現已無法登錄平臺,找客服理論。對方先是糊弄,之后態(tài)度變得蠻橫起來,將其踢出了群聊,QQ和微信也被對方“拉黑了”。游某這才意識到被騙了,隨即報警求助。
兩名嫌疑人落網
接警后,九江市公安局濂溪區(qū)分局高度重視,迅速啟動電信網絡詐騙專案偵破機制展開調查。3月中旬,該案被公安部定為部督案件。
辦案民警通過深入分析研判,以資金流、信息流為突破口迅速展開偵查,在網安情報大隊的協助下,經過連續(xù)多日的經營布控,4月6日,專案組民警鎖定了兩名團伙主要犯罪嫌疑人身份信息,發(fā)現該兩名嫌疑人王某和胡某疑似在湖北崇陽活動。
▲繳獲作案工具
4月9日,經過調查走訪、蹲守,專案民警發(fā)現王某已從崇陽縣潛逃至咸寧市咸安區(qū),4月9日7時許,專案組認為時機成熟,遂決定同時收網。經周密布控,王某和胡某二人分別在咸寧市咸安區(qū)和崇陽縣落網,當場查獲手機、電腦、銀行卡等作案工具若干。到案后,王某和胡某對其引誘受害人游某進入平臺投資實施詐騙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兩人詐騙直接獲利60余萬元,涉案流水千萬元,涉及全國各地案件10余起。
警方提醒
警惕“殺豬盤”
該案是典型的誘騙投資理財詐騙,俗稱“殺豬盤”,是新型的電信網絡詐騙類型。騙子在網絡上偽裝成“專業(yè)人士”或“成功人士”,通過一些社交平臺、自媒體軟件、股票微信群等,主動添加微信并取得受害人信任,從而將受害人引入博彩、理財等投資平臺及APP實施詐騙。
天上不會掉餡餅,網絡投資須謹慎。當有陌生人加你為好友,每天對你噓寒問暖時,你要提高警惕。當騙子開始向你傳遞一些關于投資、股票或者理財類的信息時,對方一定是騙子,一定要將其刪除。
來源:新法制報
編輯:汪雙申 見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