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51歲的張女士身患再生障礙性貧血, 為了救治自己的母親, 她的一對子女在三個月的時間里 先后三次捐獻造血干細胞, 令人感動。 今年2月初,51歲的張女士確診患上極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醫(yī)生介紹,患者當時的情況靠藥物治療幾乎無法維持,必須立即進行干細胞移植方有一線希望。 張女士的兒子小賈告訴記者:“醫(yī)生說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用骨髓配型,當時等中華骨髓庫配型可能有點來不及了,再等一段時間的話可能會有生命危險,我就跟姐姐用自己的骨髓來配型。” 雖然干細胞配形成功,然而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颊叩牟∏閲乐兀20歲的兒子小賈在今年三、四月份連續(xù)兩次為媽媽采集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卻都以失敗告終。 江蘇省淮安市第二人員醫(yī)院血液科主任張彥明介紹:“第一次移植還是很順利的,造血功能也很快獲得了重建,但是其后不久,發(fā)生了一次嚴重的感染,導致重建的造血被排斥掉,病人又回到了骨髓衰竭的狀態(tài)。供者進行了第二次的造血干細胞移植,但是非常遺憾,第二次造血功能沒有獲得重建。” 看著患者每況愈下的身體,醫(yī)護人員和家屬們都不愿意放棄。 “通過精心的治療和護理,醫(yī)院再次制定了患者女兒作為供者的單倍型造血干細胞移植方案,這就是第三次移植。”血液科主任張彥明說,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三次移植手術圓滿成功,造血功能獲得重建,“目前造血系統(tǒng)基本上得到了恢復,病人的情況也相對比較穩(wěn)定! 幾天前,張女士在通過一段時間觀察后,順利走出了凈化倉?粗镁鹊膵寢,小賈也由衷地向醫(yī)護人員表達了自己的謝意。 小賈說,為了救媽媽,哪怕付出再多也無怨無悔,“第一次、第二次采集干細胞的時候,感覺身體不是很舒服,但是這些都不值得一提。好在第三次挺成功的,挺順利的,感謝醫(yī)護人員!不管有任何的代價,我覺得能救下媽媽,我們都特別愿意!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