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臺北故宮博物院9萬件藏品
將被轉(zhuǎn)移到海外”的傳言,
讓網(wǎng)友的心都揪了起來。
對此,臺北故宮發(fā)表公開聲明表示,
“本院嚴(yán)正澄清絕無此事,
敬請民眾勿聽信及散播假消息”
在我國,
真正的紫禁城只有北京一個;
作為皇家宮殿的"故宮",
北京和沈陽各有一個;
而作為博物院的故宮,
在兩岸三地一共有三個:
北京故宮,臺北故宮和香港故宮。
北京故宮與臺北故宮本是一家,
因為歷史原因而分隔兩岸。
而在2022年7月2日,
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正式向公眾開放。
臺北故宮和香港故宮都有啥寶貝?
臺北故宮
臺北故宮有哪些著名文物呢?
目前,
臺北故宮博物院共有近70萬件在冊文物,
其中最著名的有
清代玉雕翠玉白菜、
西周毛公鼎、
《富春山居圖》↓↓↓
香港故宮
香港故宮共開設(shè)9個展廳,
其中超過900件珍貴文物來自北京故宮。
考慮到香港民眾對馬的喜愛,
香港故宮還專門設(shè)立了
“馳騁天下——馬文化藝術(shù)”展廳。
北京故宮的文物是怎樣到達(dá)香港的呢?
乾隆皇帝最愛的馬匹“獅子玉”,
和趙孟頫所繪盛唐之馬“人騎圖”,
決定“腿兒著”去香港↓↓
從北京到香港,
兄弟倆一路南下,走馬觀花:
見到了供港生命線——“三趟快車”;
與臺北故宮的“大白菜”(翠玉白菜)、
“五花肉”(肉形石)、
“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隔岸喊話,
期待“早日相見”;
在東深供水工程的終點站賽馬一場;
從北京故宮到臺北故宮到香港故宮,
穿越千年的文物跨越萬水千山,
將兩岸三地串聯(lián),
炎黃子孫本就是同根同源,血脈相連。
相信有朝一日,
“腿兒著”去香港的馬兒兄弟,
也會“腿兒著”去臺北。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dān)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zé)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