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貴州遵義仁懷的黃先生 突然收到一個陌生號碼發(fā)來的信息 信息當中顯示的是一張自己的“裸照” 這可把黃先生嚇了一跳 然而仔細一看...... 看著手機中出現(xiàn)的“裸照”,黃先生還以為是誰在跟他開玩笑。就在黃先生疑惑不解之時,他的工作單位也收到了裝有他照片的信封。 黃先生一陣慌亂,發(fā)送這些照片的人到底是誰?對方又怎么會有自己的“裸照”呢? 仁懷市公安局反詐中心民警 李聰:除了照片以外,對方還讓他不要抱任何僥幸心理,如果他不想把事情鬧大,就要準備好20萬,匯款到信息中的賬號上,否則就會把照片大肆轉(zhuǎn)發(fā),讓他無法正常生活和工作。 這些“裸照”讓黃先生一時亂了方寸,但冷靜下來,他發(fā)現(xiàn)照片除了頭像是自己以外,身材各方面都與自己本身不符,他斷定照片一定是偽造的。 仁懷市公安局反詐中心民警 李聰:仔細研究了這張照片后,他認定這是有人在敲詐他,他平時也看到過類似的騙局,沒想到竟然發(fā)生在他身上,最終,他選擇了報警。 雖然這些照片全部是偽造的,可黃先生依然十分納悶:為什么對方連他的姓名、肖像及單位地址等個人信息都能掌握得一清二楚呢? 仁懷市公安局反詐中心民警 李聰:嫌疑人有可能拍攝了他所在單位的崗位牌證件照,也有可能是從其他非法渠道購買的信息,包括頭像、職務(wù)、電話等,再利用頭像PS后進行敲詐勒索。 警方告訴記者:合成照片進行敲詐事件屢見不鮮,不法分子一下能寄出上百份,只要有人相信,騙子就能得逞。收到這類信件,應(yīng)第一時間報案。 仁懷市公安局反詐中心民警 李聰:除了提防詐騙之外,還應(yīng)該保護好個人及工作單位信息,尤其是自己和家人的正面照,對于個人私密照片應(yīng)該進行加密,以防被不法人員掌握,從而實施精準詐騙或敲詐勒索。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