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流浪地球2》的朋友
還記得電影中科學家圖恒宇
將因為車禍去世的女兒圖丫丫
上傳至“數(shù)字生命世界”
實現(xiàn)“永生”的片段嗎?
最近,短視頻平臺上
出現(xiàn)了一位現(xiàn)實版圖恒宇
圖片來源:抖音@冬哥
2002年,還在沈陽的趙曉冬買了一臺DV機,專門用來記錄女兒趙雨婷的生活點滴。2006年,因工作調動,全家搬到深圳生活。
2022年12月,趙雨婷意外離世。趙曉冬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漸漸走出來。
今年,他將以前給女兒拍的影像上傳至社交平臺,收獲了很多網(wǎng)友的暖心留言。他想告訴在天堂的女兒:大家都還記得你。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
這個關于愛的故事
視頻記錄女兒20年的成長
父親:想在她結婚時送給她
趙曉冬今年56歲,沈陽人。2006年,因工作調動,全家搬到深圳生活。
女兒雨婷出生于1995年。為了記錄女兒的成長,在她7歲那年,趙曉冬咬咬牙花了三個月工資購入一臺手持DV機。
視頻里,冬哥記錄了女兒被水果酸到皺起小臉的樣子
從那以后,趙曉冬一有機會就會舉起攝像機記錄女兒的生活點滴。“她第一次上幼兒園,第一次登臺演節(jié)目,第一次有手機,第一次拿到高中錄取通知書,第一次去大學報到;還有一些挺好笑的場面,因為籃球賽跟媽媽媽爭論,生病發(fā)燒了,小臉燒得紅撲撲的,媽媽抱著她……”
趙曉冬印象最深的是她11歲的時候,用零用錢給他買父親節(jié)禮物。在趙曉冬眼里,女兒平時很摳,因為這些錢都是她做家務得的,比如刷一次碗給她5毛錢。
那天是6月18日,父親節(jié),女兒把所有的零用錢都拿出來給他買了一副墨鏡,還剩了兩塊錢,給他買了雪糕吃。因為那時對女兒來說,雪糕是最好的東西。
爸爸媽媽一起給小雨婷過生日
從DV機,到后來用相機、手機拍,趙曉冬這20年拍的視頻總共快有300G的內容了。
“本來想等女兒結婚時,用這些影像剪輯一個視頻,作為禮物送給她,沒想到……”趙曉冬說,2022年12月,27歲的女兒雨婷因意外離世,這個消息對于他和妻子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
整理視頻走出痛失愛女陰霾
只要記得,她就沒有離開
女兒去世帶給一家人巨大打擊,很長時間,趙曉冬曾把自己封閉起來。
后來他想起,一家三口看過一部叫《尋夢環(huán)游記》的電影里,有一句經(jīng)典的臺詞:“死亡不是終點,遺忘才是。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記得你。”這也影響了這位父親對生命的看法。
趙曉冬想著,7月24日是雨婷的生日。他把雨婷以前的視頻都整理了出來,發(fā)到短視頻平臺上,讓親朋好友們看看,能永遠地記住女兒。
雨婷大二時去鄉(xiāng)村支教,和一群小朋友合影
隨著視頻不斷更新,他和妻子也逐漸“被治愈”。趙曉冬說,對于妻子而言,這些視頻更顯珍貴,因為很多片段都是零碎的生活,妻子多數(shù)都沒意識到被拍,很多的畫面對于她而言都非常新鮮。
雨婷第一次在藝術節(jié)彈鋼琴
趙曉冬覺得,這也算是讓女兒“數(shù)字復活”吧。如果有平行世界,他想對女兒說一句:我們都想著你。
雨婷和爸爸媽媽一起旅游,轉圈圈玩著泡泡機
視頻走紅引發(fā)關注
“她一生都被愛包圍”
趙曉冬的這些視頻具象化了“幸福成長”這個詞匯。視頻里,女兒的笑容、歡聲笑語、成長的點滴都被生動地展現(xiàn)出來。從嬰兒時期的咿呀學語,到青春期的成績單和畢業(yè)照,每一個片段都讓人感受到了女兒的生命力和快樂。
這些視頻除了是父親用以緬懷女兒之外,也像是女孩在記錄日常生活。他們一家三口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打動了無數(shù)網(wǎng)友,并引發(fā)廣泛關注。
圖片來源:抖音 @冬哥
他專門設置了一個合集取名叫“女兒在天堂一定很快樂”,用以存放關于已故女兒的珍貴影像,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發(fā)了100多條關于女兒的視頻,視頻播放量達1.2億次。
圖片來源:抖音@冬哥
懷念女兒的視頻在網(wǎng)絡走紅,出乎趙曉冬的意料。很多暖心留言讓趙曉冬感到欣慰。因為女兒愛笑,一笑眼睛彎彎的,網(wǎng)友還給她起了個名字叫“月牙妹妹”。
圖片來源:抖音@冬哥
他用分享視頻的方式,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了女兒,有人覺得雨婷已經(jīng)成了她的“數(shù)字朋友”。
不少網(wǎng)友留言說:“27年真真實實地被愛過,精彩地活過。她真的比很多人的人生都更幸福更燦爛。”“她的一生都被愛包圍著,在那個還不是智能手機的時代,她有這么多照片,她有滿眼都是她的爸爸媽媽,我想她短暫的一生是幸福的!
還有網(wǎng)友留言表示:
這一刻明白了拍照記錄的意義
認識雨婷的朋友、同學
也來分享關于雨婷的記憶
根據(jù)平臺粉絲畫像,關注他的網(wǎng)友大多和他女兒年紀相仿,都是些90后的女孩子,“她們很喜歡我們的家庭氛圍,不少小姑娘通過看雨婷,聯(lián)想到自己的童年是什么樣子的!他的粉絲中也有一些是失獨父母,大家相互安慰,抱團取暖,盡量從失獨的痛苦中走出來。
有網(wǎng)友向趙曉冬提問,他們家庭氛圍這么好,是怎么營造出來的。其實,趙曉冬自己并沒意識到,他說,自己一直對女兒沒有太高的要求,只希望她健康快樂就行。
他說,如果網(wǎng)友喜歡他們家庭這種模式,覺得這種方式對小孩子好,那就別抱怨自己的原生家庭,而是把這種方式放在對待下一代人身上。
“女兒只是換一種方式生活”
最好的風景是與你同看
趙曉冬說,不論在何時提起女兒,他都很驕傲。“她中考考上了當時錄取分數(shù)線最高的高中,大學也是直接保送的。從小到大,女兒在學習工作這方面,我們基本沒操過什么心!
比起女兒剛離開時,趙曉冬和妻子的生活正逐漸回到正軌。趙曉冬說,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女兒、喜歡女兒,只要平臺在,她就一直在。他覺得女兒只是“換了一種方式生活”。趙曉冬告訴記者,妻子正在孕育新生命,這讓他們的生活燃起了新的希望。
親人的離去不是一場暴雨
而是此生漫長的潮濕
但生命的消逝不是終點,遺忘才是
只要我們記得,愛就永存
多陪陪自己的家人吧!
讓他們一起感受愛與被愛
哪怕每周抽時間陪家人吃晚飯
睡前給孩子講故事
周末一起去戶外……
回想起來,都是珍貴的瞬間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