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和貴州其他地區(qū)不一樣,辣中講究一個酸,男女老少甚至都有喝酸的嗜好,紅酸湯鍋,米酸湯。
酸湯魚、酸牛肉、酸湯砂鍋粉……在這里是無酸不歡。大街小巷都是以酸為主的餐館,《消費主張》記者也在這條吃酸的道路上停不下來,味覺也在適應了各種酸湯后變尖了。
《消費主張》記者:這個酸跟我之前吃過的酸湯的酸,不太一樣。
到底怎么不一樣?許多嘴尖的食客也嘗出來了區(qū)別。
消費者:除了酸和辣以外,還有就是這種鮮味,鮮味體現(xiàn)在,可能是人家單獨配方,秘料里面。
這種酸湯鍋底不僅有酸味,有辣味,不少人還都能吃出一個鮮味。到底什么秘料讓這個酸有了鮮味,原來秘密就在這底料中的一種小魚,爬巖魚。
這里是雷山縣巖寨村旁的一條小溪,溪水十分清澈,我們可以用肉眼看見爬巖魚,但是很難用手抓到。爬巖魚對生存環(huán)境要求很高,喜歡陽光充足的地方,這種魚身上分泌一種像膠水一樣的粘液,吸附在石塊上生活。
這種口大肚子小,用竹子編的竹具,就是這里專門的捕魚工具,只要魚進入肚子里,就很難再逃出來。
捕魚具的口要放在水流湍急的溪水處,背著水流的方向,最好在周圍放一些樹枝,將爬巖魚向上游的路徹底封鎖住。然后到下游,用一些竹棍、鐵棍敲擊溪水底部的石頭,時常扔石頭將魚往上游陷阱中趕。
8月正好是當?shù)夭遏~的時候,村民將爬巖魚和辣椒放一起腌制后,就可以存放很長時間,如今游客也能夠在餐桌上吃到這種又酸又鮮的味道。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