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廣東兒女都聽過這么一首歌:“阿媽叫我睇龍船”。端午劃龍舟,一直是我們的傳統(tǒng)活動。在剛剛過去的端午節(jié),不少人被一組圖片刷屏,來自廣州獵德村的村民們大賽龍船,引起無數(shù)人圍觀。劃龍舟不稀奇,稀奇的是劃龍舟的人。要知道獵德村號稱“廣州第一村”,是拆遷致富的典型代表,走在獵德村里,身家千萬的村民比比皆是,那么現(xiàn)代和傳統(tǒng)又是如何和諧統(tǒng)一的呢? (龍舟真的很長,沒法掉頭) 每年四月初八“起龍船”后,村民們就開始加緊練習,直到端午節(jié)當日,“龍舟招景”活動才正式開始。所謂“龍舟招景”,不僅有獵德村自己的龍船,來自廣州天河、越秀、海珠乃至佛山的兄弟村落,也會劃著龍船來“串門”,并請兄弟村來吃龍船飯。甚至有的村龍船飯的晚宴有22000人次參與。 (吃了龍船飯,請一個好兆頭) 在端午當天,來自周圍兄弟村的100多條龍船陸續(xù)來到獵德,河涌里幾十條龍船交錯,鑼鼓鞭炮聲震天響。 (不比快慢比氣勢) 作為主人,獵德村民的經(jīng)濟條件自然也比較豐厚,但前來串門的兄弟村村民們也不遜色,他們有來自林和村、冼村、石牌村等等。他們的身份跟獵德村的村民一樣,都屬于是拆遷大戶,有網(wǎng)友就調侃,在珠江上劃龍舟的人,個個都是咱的房東。 據(jù)了解,目前多數(shù)村民們靠收租為生,有的村民套手握6套江景豪宅,雖然屬于獵德回遷房,但實際均價至少在8萬元/平米。這意味著房東的身家高達4000萬元,每月租金收入接近4萬元。也有許多獵德年輕人認為,當初并非所有村民都分到了許多套住房,不少人家只分得一套或兩套,何況回遷房難以交易,僅能用于自住。平時仍然和大多數(shù)廣州年輕人一樣,正常工作,正常掙錢。除了獵德村民的身份,其他毫無特殊之處。 廣州天河獵德村是保存本土文化最好的地方之一,獵德村位于廣州的CBD,十幾年來周圍一切幾乎都是新的,這也使得獵德村保留傳統(tǒng)文化習俗更為珍貴。比如這次的龍舟大賽、清明宗祠祭拜、元宵的圍餐等,獵德村總是在城市的最中央,展示最傳統(tǒng)的文化習俗節(jié)慶活動。正如村民們所說,不管有沒有錢,都不會忘記自己的傳統(tǒng)習俗。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