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媽媽,最害怕去的地方 恐怕就是兒童醫(yī)院了 今天,小坊要介紹大家認識 一位能平復大家心情的媽媽 她就是上海市兒童醫(yī)院的田園醫(yī)生 今年39歲的田園 是復旦大學婦幼保健學博士 主要負責兒童青少年心理行為評估 和常見情緒行為問題治療與干預 以及家庭育兒咨詢和育兒支持
田園每天的工作
都是高強度高負荷的
她的號更是一號難求
不少家長為了見她
都要等上一兩個月
田醫(yī)生說,其實孩子因為某種癥狀來就診時
癥狀不止跟孩子有關
可能還和家庭養(yǎng)育模式
或者父母之間的關系有關
田醫(yī)生分享說
最近接診的一個10歲的孩子
疫情期間,陪讀換成了爸爸
孩子不太適應成績也有所下降
人還不明原因地胃痛
看了很久的消化科也不見好
田醫(yī)生也了解到
這個家庭近半年來
父母矛盾升級
甚至還說過離婚的話題
所以,孩子的這種心因性癥
是想維持住父母關系
也是一種“刷存在感”
所以,幫助父母厘清關系問題
也會帶來家庭系統(tǒng)的共變
孩子的癥狀也會自然痊愈
說起自己的家庭生活
田園表示,并非一帆風水
有一段時間工作非常忙
她感覺整個人都很崩潰
于是給自己開的“處方”就是
定期放松“三件套”
即逛街、吃最想吃的
跟朋友通電話
而在放松的時候
田園既不是母親的角色
也不是妻子和女兒的角色
只單純的做自己
田園的兒子有一定閱讀障礙
但她有自己的處理方式
田園表示,要更立體地看待孩子
他可能學習成績確實不好
但是他樂觀、勇敢
但在自然課、體育課上
表現(xiàn)都非常好
在朋友中間也非常受歡迎
田園說,要看到孩子的多面性
并且支持鼓勵他
這種真正的理解和關愛
可以幫他一點一點走過去
所以現(xiàn)在,兒子有時會說
我是一個快樂的小“學渣”
父母要照顧好孩子
但更要照顧好自己
從孩子的角度看待生活和世界
讓親子溝通更和諧
田園媽媽說,在育兒的大海里
父母應該試著在起伏的波濤中沖浪
而并非辛苦地與風浪抗爭
在她身上,我們不僅看到了
作為媽媽的巧思和溫柔
我們更看到了作為醫(yī)生的她
用自己的專業(yè)和愛心
照顧著每一個心靈生病的孩子
用她的初心之美
悉心保護孩子們水晶般清澈的心靈
為田園媽媽點贊!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