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給老人們看病帶了方便,有助于身體的早日恢復。而對于身患疾病的人,除了醫(yī)生的救治,更離不開兒女的照顧。接下來要給大家講述的就是一個女兒悉心照顧媽媽的感人故事。
午飯時間,劉欣如吃得有點兒匆忙。中午正是學校食堂的用餐高峰,她想趕緊吃一口,到食堂去幫忙。這是學校給她提供的勤工儉學崗位,課余時間在食堂收拾一下衛(wèi)生,可以抵消母女二人的一日三餐。
19歲的劉欣如,是黑龍江農墾科技職業(yè)學院的新生。四年前,欣如的媽媽孫秀芝患上了強直性脊椎炎和股骨頭壞死,下半身不能動彈、癱瘓在床。因為從小父母離異,哥哥又在外地打工,劉欣如承擔起了照顧媽媽的重擔。過去,她是什么都不會做,被媽媽寵愛的小公主。自從媽媽生病之后,她漸漸學會了做飯、干家務,成了家里的頂梁柱。到職業(yè)學院上學之前,欣如在家待了三年,專心照顧媽媽。也有人提出幫助她重返校園,但考慮到媽媽的身體狀況,都被她拒絕了。為了不讓女兒放棄學業(yè),今年新生開學前,孫秀芝和女兒商量,一起來上學。
現(xiàn)在,欣如和媽媽住在學校免費提供的單獨宿舍里。白天欣如出去上課,孫秀芝就躺在床上聽廣播,等孩子回來一起吃飯。孫秀芝說,欣如性格比較內向、話不多,可孩子對她的愛,她都能實實在在感受到。帶著媽媽一起上學,雖然辛苦,卻很幸福。欣如幫媽媽洗澡、洗頭、剪頭發(fā),把媽媽照顧得干干凈凈,自己的狀態(tài)也越來越好。
欣如從小就是媽媽的小尾巴,媽媽走到哪兒,她就跟到哪兒,F(xiàn)在媽媽走不動了,“小尾巴”成了“小拐棍”,她走到哪兒,就要把媽媽帶到哪兒。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