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陽縣的居民王大哥,最近向我們欄目反映,家里藏著一個“寶貝”,不但年代久遠,而且會變顏色,那么,到底是什么“寶貝”呢?
小小老房子 內中有乾坤
在青陽縣酉華鄉(xiāng)的一個小村里,有一棟老房子,和周圍的小樓房相比,這棟老房子很不起眼,但是,它的里面,卻別有洞天。房主王大哥介紹,自己家里最特別的就是一對石墩。
原來,在這棟老房子里面,還有一間更老的房子,據說是解放前,王大哥的爺爺從另一戶人家手里買下來的,后來,因為老房子年久失修,王大哥的父母又在外面加蓋了一圈房子,才形成了這種“房中房”的奇特現象。
王大哥說,這個房子有百年的歷史了,從自己記事開始,爺爺就住在這個房子里了。老房子的門口有兩層臺階,旁邊就是一對石墩,這對石墩三面都有雕刻,有鹿有人,看起來很有藝術氣息。
王大哥表示,這里雕的應該是和合二仙,而讓王大哥覺得稀奇的是,這對石墩和門檻石,會隨著天氣的變化變顏色。
王大哥表示,自己小的時候印象當中,冬天的時候就是蒼白色, 到夏天,它上面會返一層潮,變成翠綠色,而且石頭上會出水。
曾有不少人聽說過這對石墩的稀奇,沒少登門拜訪過,他們的說法,更讓王大哥覺得這對石墩來歷不凡。有人說是宋朝的,有人說是明朝的。之前還有人來問過價,但是王大哥拒絕了對方。
不過,隨著時光流逝,現在,這棟老房子的屋頂,都有不少瓦片脫落了,王大哥一家人,也有了賣掉這對石墩的想法。
王大哥說,如果能夠賣出去,自己的房子也能翻修一下,岳母的病也缺錢。妻子也表示,放在家里,風吹日曬的,他們也不會保護。然而,對于這對石墩的來歷和價值,王大哥卻一直搞不清楚,這也讓他們一家人很好奇。
文物專家表示 不是所有的文物都能賣!
在省博物院,記者見到了保管部主任徐大珍,她說,在中國,宋代的建筑能完整保存下來的特別少,這對石墩不大可能是宋代的,有可能是清朝的,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和欣賞價值。但是,文物分為可移動文物和不可移動文物,其中,像字畫、錢幣、青銅器等等便于移動的屬于可移動文物。
徐大珍說,對于這對石墩的具體年代,王大哥可以請當地文物管理部門上門查看,不過,她不建議王大哥把它賣掉。她說,古建筑特別是民居,整個的構件,如果屬于文物保護單位 或者是文物在政府部門在文物部門有登記的,它是不可以出賣的。
當然,并非所有的古建筑構件,都適合留在當地。而非常有文化價值的,地方上保存不好的,博物館也可以收藏。
而對于石墩隨著天氣變化而變色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很多石材遇水都會變色,比如說這個石墩,遇到潮濕天氣吸收水分,顏色就會一下變深,但是,過了一會兒,水分蒸發(fā)了,就又變回了蒼白色。那么,什么樣的老物件能賣?什么樣的不能賣呢?
徐大珍介紹說,國家的文物法規(guī)定,出土文物是不可以買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地上地下的出土文物,都屬于國家所有。每個公民都有義務,上交到當地文物部門。
而另外一種,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祖?zhèn)魑奈,這種是可以交易的。當然,有價值的祖?zhèn)魑奈,除了博物館愿意收藏,也可以放在市場上交易。徐大珍說,現在,廣大農村地區(qū),有不少村民家里都收藏著老物件,如果認為非常有價值,可以咨詢當地的文物管理部門。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