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生最近和共享汽車的客服較上勁了,他說因為應用軟件后臺崩潰,導致他在8月2日無法及時還車,被多計費了兩個多小時,錢雖然不多,但是劉先生覺得這個錯誤不該由自己買單,于是和客服展開了漫長的交涉。
劉先生用的,是一款叫做GoFun共享汽車的應用軟件。今年8月2日,劉先生在還車時遭遇了軟件系統(tǒng)崩潰。
當事人 劉帆:
一直沒辦法停止計費,就聯(lián)系了客服,當時聯(lián)系完客服,一直沒辦法接通,直到兩個多小時以后,才打通客服。
劉先生告訴記者,在兩個多小時的時間里,他撥打了二十多通電話,一直沒有聯(lián)系上人工客服,直到問題解決,費用結算已經(jīng)多出了將近一倍。
當事人 劉帆:
當時解決方案就是說幫我減免二十元。但是減免二十元你也知道有五十多,跟我計算的方式是不一樣的。
在劉先生看來,這樣的計算錯誤,是系統(tǒng)原因造成的,他并不愿意承擔多出的費用。
當事人 劉帆:
本來就是你系統(tǒng)的問題,不應該讓消費者來承擔這個多余的錢。
事情發(fā)生后,劉先生反復撥打客服電話溝通,可一個多月過去了,事情卻一直沒有進展。無獨有偶,同樣被客服處理方式困擾的還有劉先生的朋友鄭女士。
劉帆的朋友 鄭女士:
我就把車開到愛琴海的樓下,當時想的是反正就從這邊回去,然后就停在負三樓,等我再下去取車的時候,就打不開門。
無奈之下,鄭女士只得棄車回家,可是她將面對的是兩項計費,一個是共享汽車使用費,還有一個是停車場過夜停車的費用。
劉帆的朋友 鄭女士:
費用已經(jīng)計費計到了一百多。因為從前一天一直到第二天,然后包括我晚上,在愛琴海停車,他們一個晚上最高封頂是八十元。就都是在計費的。
劉先生和鄭女士表示,他們一直都在等待GoFun共享汽車對多出的車費,給出一個解決方案?傻鹊降慕Y果,仍然只有繼續(xù)等待。在GoFun共享汽車公司的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先是表示負責人在外出差,而后查看了劉先生的用車記錄。
GoFun共享汽車 工作人員
VS當事人 劉帆:
這個是你本人嗎?(這個是我母親。)不行,第一,我先跟你說一下,我們這邊APP,一定是本人使用的,如果不是本人使用,我們是罰款兩千元。
當事人劉帆向客服人員解釋,自己是香港居民,雖然持有駕照的,但注冊時無法使用十八位身份證號碼,這才使用了母親的證件,對此工作人員表示一碼歸一碼。
GoFun共享汽車 工作人員:
那沒關系,只要你訂單沒支付,我們可以進行相應的減免,但是相應減免之后,這一塊就是你相應的責任了。
而當記者咨詢用車費用問題時,這名工作人員始終表示,將會安排北京總部相應的負責人解決問題,可是,一直到公益律師和記者離開前,工作人員也沒有提供總部聯(lián)系人的電話。
公益律師: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考慮的話,因為這個費用也不多,這個維權的成本也比較高,消費者就不了了之,或者就妥協(xié)了,這種情況下,建議消費者可以一個去消費者權益保護協(xié)會,把這個情況去投訴反饋,讓他們介入進行處理,其次的話,這種行為,存在欺詐,比較強勢,利用他的優(yōu)勢來欺詐消費者的情況。這種也可以向工商行政部門進行反映。
公益律師表示,當事人可以撥打12315投訴,或者向工商部門反映,并提供相應的證據(jù)。例如與客服的通話錄音,證人證言,以及系統(tǒng)的運行日志,要求GoFun共享汽車公司對多結算的費用進行返還。
1對于劉先生遇到的這種情況,按照相關規(guī)定,公司本應該如何處理?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guī)定,公司應聽取消費者的投訴意見,核實情況,給出合理的處理辦法或者方案,解決問題,而不是消極躲避或者推卸責任。
2消費者在遇到共享汽車系統(tǒng)崩潰類似問題時,該怎么做才能較好地維護自身的權益?
作為消費者,在發(fā)現(xiàn)類似問題時,應盡量保留問題發(fā)生時的時間、地點、事情發(fā)生及處理的原始證據(jù)材料,比如事件發(fā)生時的時間節(jié)點證明、客服電話撥打時的錄音、APP手機故障手機屏幕截屏、車輛現(xiàn)場照片及錄像等。盡量將能夠證明事件發(fā)生發(fā)展過程的證據(jù)進行客觀、全面的保存。
3公司說,因為是非申請本人駕駛車輛,因此要罰款兩千。這個處罰是否合理?
關于這個問題,我們認為首先要這個“罰款”的概念是什么。如果是行政法意義上的“處罰”,則公司是沒有這個權限的;如果是合同里的“違約金”概念,則作為消費者和商家是可以進行約定的。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