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晚高峰
在二環(huán)路與烏山西路路口
一個背著書包的小男孩
跪在人行道上
在人群中十分扎眼
旁邊還站著一名穿著裙子的女子
一直在責罵男孩
福州的石先生正好路過
詢問了解后
該女子正是男孩的母親
就是她要求男孩罰跪
原因竟是男孩作業(yè)經(jīng)常沒有完成
男孩邊上的小姑娘是住在同一小區(qū)的鄰居,見到男孩跪地,也在試圖勸阻。
由于正好是放學時間,路上有很多學生,石先生勸阻孩子母親,“孩子小,不能讓他這樣跪著,很傷自尊”,沒想到孩子的媽媽很固執(zhí),說孩子學習差,還要什么自尊,就是要讓大家都看看。
見家長固執(zhí),石先生本不打算多管閑事,但走了兩步,還是覺得小小年紀若遭受這樣的“羞辱”,對自尊心肯定是一種嚴重打擊。于是再次返回,一邊拉起男孩說,“小朋友趕緊起來,和媽媽認個錯,道個歉,說以后會好好做作業(yè)”,一邊繼續(xù)勸家長,“這樣不好,路上人多,看到不好,孩子會很受傷”。
經(jīng)過兩次勸阻,男孩的家長才允許男孩站起來,結(jié)束了這一風波。
石先生表示,自己的孩子今年也小學三年級,雖然有時也有責罵,但始終覺得,在公共場合,不能體罰孩子。
有人說棍棒底下出孝子,
也有人說好孩子不是打出來的,是夸出來的。
如此體罰孩子,到底該不該?
從事小學教育近10年的陳老師:
“在公共場所罰跪不妥,極端的教育方式,不是在教人,而是在毀人。如果用體罰的方式,只是在告訴孩子語言已經(jīng)沒有辦法解決問題,只能通過肢體,而孩子也因此會越來越逆反,不再用語言溝通。
有著多年班主任經(jīng)驗的潘曉丹老師表示:
孩子犯錯家長懲罰無可厚非,但是要注意場合和方式、方法。在大庭廣眾之下罰跪孩子的教育方式實在是欠妥。無論家長還是老師教育孩子,事緩則圓,要更加耐心和平和。蹲下來和孩子平等的交流。
此外,陳老師也特別指出,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不做作業(yè),應該去尋找問題的源頭,多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是否需要家長或者老師幫助,很多時候不做作業(yè)是因為學習上需要幫助,卻一時沒有辦法解決,才選擇回避的,家長應該要走進孩子內(nèi)心,“家庭要孩子最溫暖的港灣,不能讓孩子覺得家庭也不能依靠”。
作業(yè)究竟什么時候
成為了家長和孩子心中的痛?
近日,杭州市民的朋友圈被“一起灌溉平安樹,贏萬元話費”的鏈接刷屏。據(jù)悉,這是父母在幫孩子完成名為“澆灌平安樹”的實踐作業(yè)。
“家長整夜刷屏求幫孩子澆水”完成作業(yè)
也一度登上熱搜
這項作業(yè)很快就引起了各種吐槽
“這樣的假期作業(yè)有什么意義?
通過刷屏轉(zhuǎn)發(fā)孩子就能提升安全和環(huán)保教育意識嗎?”
當?shù)亟逃忠布皶r做了回應
已經(jīng)向各學校再次強調(diào),這不是一項人人必須參加的強制活動。
然而不少網(wǎng)友表示
不敢不做
……
作為陪讀在第一線的家長來說
孩子的家庭作業(yè)簡直是
家長作業(yè)
作為家長
不僅要語數(shù)外政史地理化生全懂
還要會做手工、烘焙……
家長吐槽
如果哪天放學
你看到一堆家長在撿落葉
那一定是又布置了手工作業(yè)
而在輔導孩子的過程中
更是不少家長表示
氣到內(nèi)傷
陪孩子做作業(yè)簡直是道送命題
也有家長想了“奇招”
為此
人民日報給出了一份
輔導作業(yè)不生氣指南
教你幫助孩子高效完成作業(yè)
希望這份指南
能幫到各位家長
小八萬分感慨
現(xiàn)在做家長的真心不容易
……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