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送母子一年多 只為讓愛能傳遞
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把一件好事一直堅持做下去,今天是3月5號學雷鋒日,我們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杭州的的哥——陳志飛。
早上八點,陳志飛從杭州秋濤路的家里,匆匆忙忙的上了出租車,他要去十幾公里外的筧橋,看一位孫奶奶,順便把一份報紙帶給她。
陳志飛說,認識孫奶奶是一個偶然,2018年2月份的一個上午,他在杭州學院路這里,接到了孫奶奶通過打車軟件的叫車單。
杭州出租車司機 陳志飛:“我當時在那邊轉了三四個圈沒找到,我當時可能有點急了,我說你們坐不坐我車的,她說我們坐我們坐,她當時這個輪椅推出來的時候,我心里面一下'冷',就是說像這么大的年紀,又推著這么大一個人,坐在輪椅上,是多么的艱難和不容易啊!
陳志飛說,他們跑出租的,特別喜歡跟乘客閑聊,他一問才知道,孫奶奶的兒子因為中風導致身體癱瘓,每周有兩天得從城東趕往城西去治療,孫奶奶已經80多歲了,她的兒子50多歲,家里沒有其他人能幫忙,她得推著一百多斤五十多斤重的兒子到處打車,打車比較困難,但她已經堅持了三年。
杭州出租車司機 陳志飛:“我就感覺到她這個母親偉大,所以我當時感覺到她這樣的我要伸手去幫她一下,我跟他們說,你們一般星期三或者星期五的話,我會過來接你們,你們把那個時間告訴我就行了!
言出必行,陳志飛開始對孫奶奶母子,每周兩次的免費接送。陳志飛每天上午八點多,從秋濤路的木材新村,開十四公里,到筧橋街道孫奶奶的家,再把母子二人送到十公里之外的文一路學院路路口,等治療結束后,再把孫奶奶二人送回家。到現在,陳志飛已經堅持了一年多。
孫奶奶:“杭州愛和溫馨的見證,他是活雷鋒,干了一年了,我廠里退休的,那時候我打車沒有遇到陳師傅之前,打車很困難,有一次打了三個小時打不到,打了110民警幫忙打到車子再送到家里。我廠里退休的,現在為了減輕點負擔我小本生意做做!
孫奶奶是參加解放杭州老戰(zhàn)士的遺孀,為了給兒子看病他們家里已經花了六十多萬,還欠了些錢。不過讓孫奶奶和陳志飛都很欣慰的是,孫奶奶的兒子孫師傅已經有半個身子能動了。
杭州出租車司機 陳志飛:“我希望他早點好,早點好的話我有時候也可以去幫助別人!
孫奶奶一家給陳志飛算過一筆賬,按照他每周兩次的接送,不算油費,一年下來陳志飛要損失一萬多的經營收入。他們想過拒絕這份“沉重的好意”,也有想過給他錢,但都被陳志飛拒絕了。
孫師傅:“我想一次兩次也就算了,經常這樣是不行的,跟現在一樣我跟他商量,現在一周兩次,有一次我們自己解決,來接送一次好了!
孫師傅想給陳志飛減輕負擔,但又被陳志飛拒絕了。孫奶奶的姐姐在得知陳志飛的事跡之后,她和幾個老人一起給杭州市文明辦寫了一封表揚陳志飛的信,之后就有報紙上的內容。
孫奶奶的姐姐:“因為我們這些人都是聽著贊揚雷鋒的歌,說著雷鋒的故事走過來的,我們四個人有一次打車出去玩,在車上我們就說起了陳師傅的事跡,那個駕駛員很感動,他說你們一定要好好的寫封信,好好的表揚一下這個駕駛員,應該向他學習!
陳志飛所在的出租車公司得知此事之后,也組織了其他黨員司機,一起來為孫奶奶一家服務,減輕陳志飛的壓力。
杭州大眾出租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流動黨支部書記 許云高:“我們支部一直在堅持這個理念,就是說要盡量的去幫助別人!
陳志飛說,2012年的時候,他的父親臥病在床,家里經濟困難,無錢醫(yī)治,那時候就有很多人來幫助他。
杭州出租車司機 陳志飛:“當時我父親病得很厲害,躺在床上都在想著家里那個梨,當時公司里就組織買我的梨,經過媒體的報道以后,沒想到一瞬間就把我家的梨給賣掉了,有些可能就是說,買我一箱梨也有多給錢的,湊起來也有九萬多十萬不到,當時我爸在臨走的時候也說過了,要去回報這個社會!
陳志飛說,雖然湊齊了錢,但父親最終還是沒能挽救回來,現在,他只希望通過以幫助別人的這種方式,讓這份愛能夠傳遞下去。
冰箱里的金首飾 發(fā)光的不止“金子”
杭州的高大姐也要為身邊的活雷鋒點贊。高大姐家買了臺新冰箱,舊冰箱讓送貨的師傅拉走了,第二天,她突然想起來,舊冰箱里還有價值好幾萬的黃金首飾。
3月2號,高大姐買了一臺雙開門電冰箱,第二天貨就送來了,她就順便讓上門送貨的劉師傅把舊冰箱運走了,等想起冰箱里還放著黃金首飾的時候,已經是4號上午了。
高大姐:“我還以為我先生拿出來了,他以為我拿走了,放在最底層(冷凍那里)冷凍室(為什么放這里?)我覺得安全一點,怕小偷進來,一般冰箱不會翻的!
高大姐:“我媽給我留的戒指,還有我臺灣的姑姑送的戒指!
高大姐說總共五個戒指、兩條鏈子,價值兩萬左右,有些還很有意義,當時用白色的紙巾包著、外面套了一個塑料袋,放在最下層冷凍室的角落里。
高大姐:“哎喲,看了,就是年紀大了,他拿走之前,打開來還看了,我以為是垃圾。他還特意問我一下,有沒有東西了,我說沒了!
發(fā)現首飾忘拿出來后,高大姐趕緊聯系運走冰箱的劉師傅,當時她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高大姐:“他說他放在社區(qū)里了,我想基本上完了,基本上沒戲了;厝ヒ院笏R上給我打電話了,他說拿到了,你放心好了,我中午給你送過來!
下午一點多,劉師傅特意跑了一趟,把首飾原封不動的送了回來,一開始連自己姓什么都不肯說,高大姐連問好幾遍,才給問出來。經過這事兒,高大姐吸取了教訓,最重要的是表揚一下劉師傅。
高大姐:“(你現在還放冰箱嗎?)不放了不放了,絕對不能放了!
參加婦女節(jié)活動 遇見一群“活雷鋒”
昨天上午十點左右,省中山醫(yī)院的急診室送來一位老奶奶,旁邊還有一位女子,一直陪著。
老奶奶這會兒并不在病床上,留下了一些衣物,急診室的門邊還有一個嶄新的環(huán)保袋,急診室的門口坐著一名藍衣女子,時不時在打電話發(fā)短信。
這名女子介紹,老奶奶是在參加一個活動時暈倒的,她和老奶奶一起來了醫(yī)院。二十分鐘后,在醫(yī)護人員的陪同下,老奶奶回到了急診室,她說自己姓黃,今年90多了。
而陪同的女子不愿透露自己是誰。
事情發(fā)生在杭州湖墅南路上的葉青兜農貿市場門口,記者趕過去,活動已經結束。
農貿市場所屬的杭州沈塘橋社區(qū)證實,昨天上午正在搞三月五日學雷鋒日和三八婦女節(jié)的社區(qū)活動,看到老奶奶站不住趴在桌上后,大家紛紛行動起來。
急診室門口那位藍衣女子是誰,在社區(qū),記者也找到了答案。
在這里
給這位社區(qū)副書記點個贊
也要為每一個“活雷鋒”豎起大拇指!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