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話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當婚姻生活面臨重大變故時,有些夫妻無法同甘共苦,選擇分道揚鑣。但在忠縣卻有這么一對普通夫妻,歷經磨難卻依然相依相伴、共同扶持創(chuàng)造美好的明天。
萬友蘭,是忠縣白公街道馬嶺村的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今年42歲。2002年5月,萬友蘭的丈夫鄧勇剛在山西省一家小煤窯打工時,因煤窯塌方身受重傷,經過搶救雖然保住性命,但卻終身癱瘓。
丈夫鄧勇剛出事的那年萬友蘭只有25歲,那段時間也是萬友蘭最難熬的日子,她一邊要照料癱瘓丈夫,一邊要養(yǎng)育兒女。在萬友蘭看來,困難歸困難,但日子還是得過下去,萬友蘭用她的堅強撐起了整個家,這一撐就是17年。
萬友蘭說,由于丈夫鄧勇剛下半身癱瘓,大小便全部失禁,小便就是用尿罐,大便就要弄去洗腸。丈夫要治病,兒女要讀書,處處都需要錢,幾年下來家里債臺高筑,夫妻倆為維持生活,轉輾周邊區(qū)縣靠賣唱為生。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萬友蘭、鄧勇剛顧及兒女的感受,夫妻倆決定回鄉(xiāng)發(fā)展。萬友蘭吃苦耐勞,除了照料丈夫和孩子之外,她還種水稻、種蔬菜、養(yǎng)雞......樣樣都要自己干。
在萬友蘭的精心照料下,鄧勇剛的身體逐漸變好,為了減輕妻子的負擔,鄧勇剛也學著做一些針線活兒。
現(xiàn)在萬友蘭的兒子已經工作,她的負擔變少了,在政府的幫扶下,她今年養(yǎng)殖了350只土雞,發(fā)展了400個平菇菌包,他們一家人的生活也由貧困走上了小康。
(第1眼-重慶廣電特約記者 劉超 余鴻 向陽 聶治彬 編輯 劉瑤)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