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高處不勝寒,青島市江西路36號乙頂樓的住戶們,從2017年張羅修房頂,意外發(fā)現(xiàn)公共維修基金失蹤,至今三年過去了,仍未尋到這筆?畹南侣。
【公共維修基金難尋 誰拿了房子的“養(yǎng)老錢”】
江西路36號乙頂樓住戶,最擔心陰天下雨,家里不屯十幾個盆,日子沒法過;有了周全的準備,雨滴撞盆的聲響,也令人心煩意亂。
除了江西路36號乙,相鄰的泰州路1號兩棟樓的頂層也不消停,這4棟樓是同一個單位的家屬院,都是92年建成的,樓頂?shù)?0多戶居民,呼吁啟動公共維修基金,治理老樓漏雨難題。居民們說,這是單位分的房子,1998年前后,他們把公有住房買下來,都交了共用部位維修基金,可如今想用這筆專項”養(yǎng)老金“修房子,卻困難重重。
68歲的謝女士,家住頂樓,同時也是泰州路社區(qū)居委會的片長,她從2017年開始通過居委會和金湖路街道辦,咨詢啟動公共維修基金的事,可跑了不少腿、打了若干電話,毫無進展。
江西路36號乙和泰州路1號這4棟樓上,住的多是中老年人,他們搞不明白申請啟動公共部門維修基金,跟企業(yè)破產(chǎn)、賬戶查封有什么關系,也不知道上哪兒去找這筆專項資金,給老房子看病。行動員首先電話咨詢了青島市住房保障中心房改指導處。
居民們說,原單位名叫元通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破產(chǎn),他們退休多年,早就和單位斷了聯(lián)系,更別提找單位公章了。行動員查詢到,元通股份有限公司曾經(jīng)的負責人張總,目前擔任另一家電子公司的法人代表,他能知道家屬樓的事嗎?隨即找過去,不巧張總出差了。一位辦公室知情人員通過電話告訴行動員,她以前也是元通股份有限公司的職工,據(jù)她所知,企業(yè)破產(chǎn)后,人事和房產(chǎn)的事,都交給華通公司進行企業(yè)托管了。隨后,行動員又到位于連云港路的華通企業(yè)托管服務中心,打聽江西路36號乙和泰州路1號公共維修基金的去向。這位工作人員說,早些年青島市機械工業(yè)總公司也劃歸華通集團,他通過財務部門查詢到,原青島元通股份有限公司家屬樓的公共維修基金賬戶,未交給華通托管。但托管服務中心可以幫著打聽當年企業(yè)破產(chǎn)清算組成員,看老樓的”看病錢“,到底托管給誰了?截稿前,記者接到了華通托管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電話,他們也沒有打聽到這筆錢的下落。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