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歲的江曼娥來自湖南株洲,第一次來到重慶的她,只是為了尋找八年來一直杳無音訊的兒子。母子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為何孩子有家不回?又是什么原因讓這位老母親不遠千里來到重慶?對著鏡頭哭泣的就是61歲的江曼娥,她是一位農村婦女。兒子譚飛,小名福來,出生于1984年,中專畢業(yè)后就開始離家外出打工。江曼娥介紹,八年前,兒子譚飛到上海打工,在工作中認識、交往了一個上海女孩。之后譚飛回家告訴父母,他準備和女孩結婚,并打算在上海定居。
俗話說養(yǎng)兒防老,譚飛是家中獨子,如果去上海就是當上門女婿。作為母親的江曼娥非常不愿意,在她看來,門當戶對很重要。面對父母的反對,譚飛被迫和上海的女朋友分了手。之后在父母的強烈要求下,譚飛回到家鄉(xiāng)開始相親。譚飛的堂嫂劉雅倩告訴630-第1眼記者,家人多次給他安排相親。可能譚飛沒有從上一次的情感中走出來,一個女孩都沒看上。兒子的態(tài)度最終激怒了江曼娥,認為兒子不聽自己的話,撂下了一句氣話。讓江曼娥沒想到的是,自己當初的一句氣話,竟然把兒子給氣走了。采訪中,630-第1眼記者得知,譚飛是獨子,江曼娥對兒子管束很嚴,基本上是父母說一就是一,兒子必須得聽話。在江曼娥看來,兒子的婚姻就應該聽父母的,畢竟他們那一代也是這樣過來的。
兒子譚飛一走就是八年。八年來,江曼娥一家從未團圓過。她手上只有八年前兒子的照片。這些年來,兒子在哪里,胖了還是瘦了,她一概不知。
既然不知道兒子在哪里,為何江曼娥要千里迢迢趕到重慶呢?譚飛的堂嫂劉雅倩說,這都源于一個催款電話。
接到銀行的催款電話,家人才知道譚飛在重慶。一家人匆匆趕到重慶,希望能找到譚飛。
根據銀行提供的信息,劉雅倩得知譚飛之前在重慶一家房產中介上班。來到重慶后,劉雅倩從譚飛的前同事那里了解到,他之前租住在五里店一小區(qū)內。
遺憾的是,小區(qū)物業(yè)經過調查,譚飛已經在去年年底結束租約,搬離了小區(qū)。雖然拿到了譚飛的電話,但他不接電話也不回信息。即使這樣,堂嫂劉雅倩還是稍微放心了一些。他們通過手機運營商了解到,譚飛的手機仍然在使用,才交了話費。從種種跡象來看,劉雅倩認為譚飛還在重慶。只是他可能還沒有打開心結,所以這么多年一直不愿見父母。母親江曼娥這八年來,頭發(fā)花白,她也認識到了自己當年犯下的錯誤。
劉雅倩希望,譚飛能夠給家人聯系,同時也拜托重慶的朋友們能夠幫一下她們。如果市民有線索,可以撥打她的電話,15367173999。希望在大家的幫助下,讓這個分別了八年的家庭能夠在重慶團聚。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