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太熱了,不想出門了,點個外賣吧!边B日來,長沙持續(xù)高溫晴熱天氣,室外簡直是個天然“桑拿房”,一旦脫離空調,迎面襲來的便是滾滾熱浪。然而,不出門的我們如何解決一日三餐?在37℃的天氣里,外賣小哥可能是我們最想見到的人。
7月24日中午,記者何志鵬跟隨一位外賣配送員體驗了一回頭頂烈日、腳踏熱浪的送餐工作。
“我今天已經跑了27單了,有點少,主要是因為這邊是大學城,大學生們都放暑假了。”32歲的曹武2018年入職長沙市餓了么“藍騎士”,從普通騎手到長沙市大學城優(yōu)選小隊隊長,他是長沙市“藍騎士”中出了名的“跑單王”。
“我們走吧,第一個要走著去取餐。”此時,曹武剛剛接下三個外賣訂單,記者跟隨曹武一起,開啟了高溫下的配送體驗。經過十分鐘左右的時間,記者跟隨曹武成功取到了三名顧客點的外賣。頭頂上的太陽火辣辣,迎面而來的熱浪,在頭盔的加持下更勝一籌。眩暈,是記者外賣初體驗的第一印象。
到達第一份外賣指定的地址,曹武卻犯了難:“電話打不通呀,也沒有寫幾樓。”
曹武決定先發(fā)個信息試試,如果沒有回信,只能報異常:“經常會遇到這種事,如果是沒有接電話,寫了地址,還能直接去敲門,但是現(xiàn)在具體哪一戶沒寫,那就只能在現(xiàn)場等一下。”
送完第一單,曹武立刻跑步上車,準備送第二單,迎面而來的風,像是“熱浪”往臉上涌,記者和曹武身上的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但似乎沒有完全干過。繞過幾個彎,轉過幾個路口,走入一條導航都顯示不出來的小路,如果不熟悉路況,根本不知道自己走到了哪。
這趟配送的訂單在五樓,而這棟樓房并沒有安裝電梯,曹武告訴記者:“這個區(qū)域自建房多,所以很多都要爬樓梯,跟著我沖。”
曹武停穩(wěn)電瓶車,再次核實訂單,手提外賣,三步并作兩步地登上小區(qū)樓梯,記者根本追不上他的步伐。爬一次樓并不是結束,樓梯后面接著的還是樓梯:“你習慣就好了,下一個是七樓。”曹武沒有片刻停留,送達一單后,便奔赴下一單的地點,記者一路跟隨曹武爬到六樓,有點堅持不下去了:“我現(xiàn)在呼吸不過來,兩條腿都是軟的,一身的汗是小事,就是胸悶,然后口干舌燥,走吧,趕緊去買一瓶水!
曹武告訴記者,像這種大瓶裝的水是“標配”:“我一天要喝五瓶,也根本不會想上廁所,基本都流汗流出來了,而且喝了這么多水,你也吃不下飯了,但水必須喝,否則就會中暑。”
下午三點,送餐告一段落,這段時間,記者跟隨曹武跑了5單,爬了11層樓,高溫、劇烈運動,讓記者已經說不出話,累得直接癱坐在了樹蔭下:“我現(xiàn)在停下來之后,全身都是汗,然后兩個小腿不停地抖,剛才喝水之后,肚子又不舒服,整個人現(xiàn)在都是懵的。”
▲已經精疲力盡的記者

曹武說這都是正常的:“我喝了水肚子也不舒服,跑外賣的都這樣,但是不喝不行,必須要補水,不然中暑了,就做不了事情了。”曹武告訴記者,剛才一共掙了20元,買水花了3元,等于一個半小時掙了17元。
對于記者來說,高溫下的送餐體驗到此結束,但對外賣配送員來說,這只是一年四季中一個很平常的工作時刻。
曹武:你剛才慢了,上樓要一口氣,不能停,停下來了,你就上不去了。
記者:你剛才全程都是壓著速度吧?
曹武:是的,因為你還不熟悉路,也不是老手,還是要等著你不,要是我自己一個人的話,還可以再快一點。
記者:這個很辛苦,你是怎么堅持下來的?
曹武:辛苦是辛苦,但是能夠掙錢,還是很幸福的,因為我們做多少事,就掙多少錢,做得越多,掙得越多。我現(xiàn)在就想再做幾年,存點錢,然后可以做其他行業(yè)。
一天24小時,對于每一個外賣配送員來說,既長又短,為了能讓顧客按時吃上飯,為了能掙更多的錢,他們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不論嚴寒酷暑、刮風下雪,始終穿梭在城市街巷。交談過程中,曹武表示,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早日買車買房,讓生活越來越好。只要踏實奮斗
美好的事情就會發(fā)生
感謝每一位一線勞動者
在高溫下的堅守
因為有你們
這個城市更加美好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