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郭立亮 通訊員 丁云娟
張家界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有一條世界上最長的高山客運索道——天門山索道。索道以張家界市中心為起點,直達天門山四面絕壁的空中花園,形成獨特的景區(qū)觀光路線。
天門山索道全長7455米,高差1279米,共有轎廂113個,索道支架57個,站房3個。因索道線路長、山體落差大、索道支架多,運行安全面臨巨大挑戰(zhàn)。
十幾年來,一群人日夜默默守護著它,風雨無阻。他們就是索道檢修工,也被稱作云端上的“索道醫(yī)生”。目前,天門山索道共有檢修工25名,分成白班夜班兩班值守,確保索道安全運行。
33歲的全帥從事索道檢修工作已有1年半時間。7月24日早上6時,索道尚未運營,他和工友穿戴好安全設(shè)備,帶著工具包,登上四面通透的檢修車,穿過籠罩在山間的云霧,開始全面巡檢。山間的風聲與索道運行的聲音混雜,全帥保持高度集中,時而站立或蹲在檢修車頂部,如“醫(yī)生”一樣排除索道在運行中的安全隱患。“當轎廂經(jīng)過一個支架時,我們要目測它經(jīng)過輪子的時間,鋼繩在輪子槽中的位置正不正,聽一聽輪子有沒有異響,聞一聞輪子有沒有燒焦的氣味;同時,還要觀察四周有沒有山體滑坡和落石等情況。”全帥對日常巡檢問題滾瓜爛熟。
天氣炎熱,幾個小時的巡檢結(jié)束后,全帥的頭發(fā)和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濕!澳壳笆鞘钇诼糜瓮,景區(qū)日接待游客1萬多人次。我們加大了索道巡檢和設(shè)備日常維護的次數(shù),累是累點兒,保障了游客安全,我們也感到很開心!比珟浻檬植潦妙~頭上的汗水輕松地說。
夜幕降臨,游客逐漸下山散去,索道的運行即將關(guān)閉,但對于索道檢修工來說,一天中最重要的工作才真正開始。“轎廂要一個個收回庫里進行靜態(tài)檢查保養(yǎng)。白天巡檢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需要在夜間進行高空檢修作業(yè)集中解決!彼鞯乐姓局蛋嗾鹃L韓曉偉說。
夏夜蟲鳴,晚風徐徐,索道檢修工的頭燈燈光在高空中閃閃發(fā)光。他們用日復一日的平凡堅守,守護著云端之上的“天空之路”。
7月23日早上,張家界天門山索道中站,索道檢修員全帥穿戴好安全設(shè)備,準備進行索道維護檢查。
7月23日上午,張家界天門山索道,索道檢修員全帥站在四面通透的檢修車頂上,對運行中的索道進行巡檢。
7月23日上午9時06分,索道檢修工全帥乘坐檢修車巡檢時經(jīng)過天門山索道下站,游客安全游覽的背后是他們默默的堅守。
7月23日上午,全帥順著檢修通道徒手爬上離地近20米的支架頂部,對支架輪軸運轉(zhuǎn)測溫、螺栓是否松動等進行檢查。
7月23日上午10時10分,索道檢修工站在離地面約20米的支架頂部,進行支架輪軸運轉(zhuǎn)測溫、螺栓是否松動等各項檢查,腳下不時有纜車經(jīng)過。
7月23日晚9時,天門山索道中站,工作人員在控制室操作索道運行,將索道纜車收庫后,檢修人員準備上支架進行維修。
7月23日晚9時04分,天門山索道中站,工作人員將纜車一個個收回來,進行靜態(tài)檢查、維護保養(yǎng)。
7月23日晚,天門山索道中站,從索道回收入庫的轎廂在進行靜態(tài)保養(yǎng)。
7月23日晚9時11分,天門山索道中站庫房,檢修工準備對索道支架的配件進行更換維修。
7月23日晚,天門山索道中站,檢修人員穿戴好安全裝備,準備維修作業(yè)。
7月23日晚,檢修人員乘坐檢修車前往索道支架上進行維修作業(yè)。
7月23日晚,檢修人員乘坐檢修車前往索道支架上進行維修作業(yè),一直要忙到第二天凌晨。
7月23日晚,檢修人員乘坐檢修車前往發(fā)現(xiàn)問題的索道支架上進行維修。
7月23日晚,山間漆黑寂靜,檢修人員頭戴檢修工作燈,在白天巡檢時發(fā)現(xiàn)問題的索道29號支架上進行更換索道托索輪作業(yè)。
7月23日晚,檢修人員在索道29號支架上進行維修作業(yè)。
7月24日,張家界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游客在景區(qū)游覽觀光,身后是壯美的云海和運行中的索道。
7月24日,張家界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游客乘坐索道在景區(qū)游覽觀光,身后是壯美的云海。
7月24日上午10時29分,張家界天門山索道,索道檢修工全帥站在四面通透的檢修車頂上,對運行中的索道進行巡檢。
一審:伍 霞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