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九點,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駐長沙總領事館正式對外開放。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外國政府在湖南設置的第一家領事機構。
上午九點十分,總領事館簽發(fā)了首張簽證。
羅富民先生在老撾經營一家商旅公司,一年下來因公出差老撾就有十多趟,雖然中國公民在老撾可以辦理落地簽證,但得知長沙設立總領事館后,羅富民趕在下個月出差前,特地過來辦理簽證。
從未去過老撾的22歲長沙姑娘周夢一早過來辦理旅游簽證,計劃元旦期間和同事一起自由行。
老撾駐長沙總領事館地處長沙解放路華天酒店B座10樓,在這里,包括填表、核對信息,辦理一個簽證信息只需要十分鐘時間。
據了解,領事館的領區(qū)為湖南、湖北、,河南、貴州四省,工作人員介紹,辦理簽證需要帶護照、兩寸或三寸免冠照,正常情況下第四個工作日可以拿到,辦理加急可以當天取證。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駐長沙總領事館代總領事習通先生介紹,湖南與老撾首都萬象、烏多姆賽建立了友好省市關系,長沙至萬象每周有兩趟固定航班,老撾駐長沙總領事館建立后,將為兩地之間的投資、貿易、文化、旅游提供更多的便利。
記者:范文家孫林報道
看完新聞,小編忍不住給我們大湖南點個贊!
以后,我們去老撾出國游可以說是非常方便啦!
那么,老撾究竟有什么吸引人的呢?
老撾美景介紹
▼
瑯勃拉邦
瑯勃拉邦 (Luang Prabang) 曾是老撾的首都,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這里遍布各種風格的建筑,從金頂寺院到法國殖民時期的建筑遺跡,包羅萬象。 瑯勃拉邦的佛教寺院非常多,每天清晨,僧侶們都會去街上化緣(他們一天的食物)。 如果您想看看或是參加,那么先請您所在的酒店給您上一次簡單的禮儀課——您必須以一種特定的方式施舍食物。
▼
萬象
萬象是老撾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新馬泰譯作“永珍”。位于湄公河河岸,萬象是一個沉浸在傳說和歷史中的城市。城市中有巨大的鍍金佛塔,塔鑾,老撾的國家象征。街道邊樹木林立,還有法國殖民建筑,街邊市場,佛教寺廟和面店。城外就是佛像公園,花園里有超過200個水泥雕塑,描繪佛教和印度教神話中的神和惡魔。
▼
萬榮
萬榮獨特的喀斯特地形與湄公河美麗的支流南宋河簡直像世外桃源,也給萬榮帶來了“小桂林”的稱號。在萬榮去一趟溶洞,在河里玩一次漂流,可以在自然中體會自由自在的感覺。當地語言:老撾語。
▼
四千美島
四千美島(For Thousand Islands)在老撾南部與柬埔寨接壤的湄公河流域。從北至南流經老撾的湄公河,在接近老、柬邊境的地方,有約50公里長的河道比較寬。旱季河水退落,這段“寬腰”會出現數以百計的小島。如果把小渚、沙洲都算上,數量過千,當地人略加夸張就把這個區(qū)域稱為“四千美島”。
老撾美食
▼
老撾啤酒(Beer Lao)
醇厚的口感以及濃香的麥芽味,造就了老撾啤酒的美名。老撾啤酒是世界十大名啤之一;《曼谷郵報》更將老撾啤酒比作啤酒中的奢侈品,東南亞遺忘的寶石!
▼
糯米飯
糯米飯是老撾人最愛吃的主食,約占全部食物的70%。吃飯時,將煮熟的糯米飯盛在一種叫做“迪普考”的竹編小飯簍里。吃時,把飯簍的蓋子打開,抓出一小團糯米飯,用手使勁攥、捏,然后蘸著用魚露、辣椒等制作的調料吃。據說,飯團捏得越緊,吃起來越香。農村中用餐多不定時,經常是清晨蒸一鍋糯米飯,儲放于陶罐內,供一家全天食用,隨吃隨抓。
▼
竹筒飯
竹筒飯是一種美味的食物。人們將經過浸泡的大米、糯米或紫米加些魚肉,有時加入椰子汁或椰蓉,混合后裝入竹筒內,并用芭蕉葉封口,放在炭火上燒烤,竹筒變焦黑時,飯就熟了。劈開竹筒,一根長條飯上粘著一層竹膜,其味道清香可口,別具一番風味。
▼
老撾烤魚
老撾多河流,自然產好魚,這里的魚個大柔嫩還鮮美多汁。當地人最喜歡將這種扁魚烤著吃。而且烤的方法很獨特,把魚內臟去凈后塞上一把新鮮的檸檬草。不但去腥,還讓魚平添一份檸檬的清香。最地道的老撾烤魚吃法是用生的綠菜葉子包裹著涼米粉、生茄子和蘸著調料的魚肉包一個大包,一口吞到嘴里。
▼
螞蟻蛋
▼
蜂蛹
▼
臭魚醬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