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圖勝千言。
老照片對于一個時代來說,是最好的回望。對于湖南來說,人們的衣食住行都在產生著顯著變化,影像用其獨特的視角將改革歲月真實地記錄存檔下來,讓我們更好地感受它的變化。
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的長沙市中心南門口(左)、長沙市最繁華的五一街道國金中心旁邊實景拍攝的畫面(右)
今天從商業(yè)構成、人們出行方式、服飾等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過黑白和彩色、動態(tài)和靜態(tài)的比對方式,也希望用影像的方式告訴大家在過去的時間里,我們的生活發(fā)生了怎樣的變革和變化。今天的【照見長沙】的故事講述人叫石瑋。
我叫石瑋,是一名典型的70后,現在在謝子龍影像藝術館從事藝術管理工作,主要負責展覽的組織、策劃、執(zhí)行、推廣、呈現以及各種展覽的公共教育、藝術發(fā)聲。
我在1999年10月份到英國讀書,當時學習的專業(yè)是商業(yè)管理。2008年回到長沙工作后,當時和我的中學同學萌生了一個愿望:想在長沙做一家真正意義上的當代藝術館。
2014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們認識了謝子龍老師。
謝子龍老師是一位著名的企業(yè)家、攝影師,同時也是湖南省攝影家協(xié)會主席。他在企業(yè)經營上取得巨大成功后,內心其實一直有一個情懷: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實實在在為社會大眾做更多的事情,所以他就萌生辦一家真正的影像藝術館的初心。我非常有幸有這個機緣,能夠全程參與這個項目的策劃、認證、創(chuàng)意、設計、施工以及現在的實際運營。
謝子龍影像藝術館于2017年9月16日正式落成,免費對社會公眾開放。
從2017年成立至今,我們面對公眾舉辦了20場高質量的影像藝術展。截止到去年年底,我們已經吸引了超過55萬人次以上的觀眾來參觀,同時還舉辦超過了200場的公共教育、藝術沙龍等與影像有關的攝影活動,通過這些實實在在的事情為這個城市、為所有喜歡影像藝術的觀眾豐富了他們的眼界,帶來了無數場高質量的藝術體驗。
湖南改革開放以來的影像作品展采取了特殊的展覽方式,用兩兩對應的方式來讓觀眾感受湖南在改革開放以來從經濟、政治、民生、人文、建筑、教育各個領域取得的成就變化。
比如說有反映1977年高考之后長沙市一中參加高考的人群變化。1977年的高考,為很多人提供了可以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而今天的高考,讓更多的人享受了教育的平等。
在二樓展出的影像是謝子龍老師創(chuàng)作的一個主題為“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中國精神·中國夢”的攝影展。
觀眾走入展廳以后,首先會被這面高墻所吸引。這面高墻上,我們把40位改革者的人物肖像做了一個集中展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出身草根,通過自身的努力、一步步打拼來成就今天的成就和知名度。謝老師通過他的鏡頭敏銳捕捉最有代表性的姿態(tài);同時我們也收藏與中國影像歷史、中國攝影史的老照片。
我們有句話叫“有圖有真相,無圖無歷史!蔽覀円蚕Mㄟ^這種有圖像的收藏、研究、出版、展覽,為觀眾、后人留下更多的歷史佐證,也為研究中國的文化和傳承留下更多的依據。
征集長沙老照片,講述長沙老故事。
征集熱線:0731-82892610
0731-84802123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