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搬新房是件高興事
但如今還沒搬進新房
各種裝修電話卻捷足先登、鋪天蓋地
這樣的經(jīng)歷
你是不是也有?
有時候因為忙碌 婉轉地拒絕
可是把電話掛了的隔天
別的裝飾公司卻又打來了
心里那個火啊
究竟是誰?
把我們的信息泄露出去的?
昨天
蘆淞警方抓獲了兩名犯罪嫌疑人
謎團 就這么破解了
今年3月份以來,蘆淞公安分局刑偵大隊接到多名市民報案,稱經(jīng)常接到我市某裝飾公司打來的電話,而有時候將這些電話掛掉后,裝飾公司還會反復撥打。蘆淞警方隨即對此事展開了調查,根據(jù)報警人提供的信息,警方很快鎖定了一家裝飾公司。
這家裝飾公司的市場部經(jīng)理劉某有重大嫌疑,為了掌握證據(jù),警方開始對劉某進行秘密跟蹤。就在昨天下午,劉某和另外一名男子約好交易,出現(xiàn)在了蘆淞區(qū)太子路附近。
原來,劉某當時正從朱某手上購買了700多條業(yè)主的信息,花費了2000多元,人贓俱獲!
犯罪嫌疑人劉某交代,平日他會和市區(qū)大部分樓盤銷售人員聯(lián)系,通過微信私聊,交易協(xié)商好后后,就通過微信轉賬的方式付款。審訊中,警方了解到,在這些交易中,不少信息都是明碼標價:一手信息的價格在3到5元,二手信息1到2元一條,3手到5手的信息為幾毛錢一條。
這是警方查獲的大量居民身份信息的表格,上面有居民的電話號碼、住址,甚至還有戶型圖。初步估計,這些居民身份信息有幾萬條。信息來源涵蓋了我市的大部分樓盤。目前,犯罪嫌疑人劉某和朱某因涉嫌侵犯公民身份信息罪被警方刑拘。
其實
相信很多人在碰到這種情況后
都有所懷疑
只是確定了信息泄露的原因
還是氣得咬牙切齒
買你的房,還給我惹麻煩
話說
這種情況能不能到此為止了?!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