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縣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山美水美,被譽為“人間仙境、世外桃源”。
長桌宴,俗稱“打尾牙”。打完尾牙,桃源人的年就算正式拉開序幕。
在桃源,備年貨也叫“忙年”,誰家越忙,說明日子越紅火,家庭條件越好。
桃源刺繡,被稱作“湘繡之母”。湘繡體系的建立主要以平繡穿針為主,而桃源刺繡具備了湘繡的所有針法和技法,所以稱為“湘繡之魂、湘繡之母”。
桃源人過年,除了買一件繡有吉祥寓意圖案的新衣服或者新包,還要置辦新的餐具,寓意人丁興旺。
桃源缽子菜是將事先初步烹制好的原料,用陶制的燉缽、砂鍋或金屬小鍋盛裝,隨小火爐上桌,邊煮邊吃。年夜飯上,缽子菜也是當仁不讓的主菜。
餐具獨特,桃源年貨大集上的食材就更豐富了。
娃兒糕是用大米自然發(fā)酵后做成的,帶有淡淡的甜酒香,綿、韌、彈,甘甜清香,老少皆宜。
蒿子粑粑,可以說是桃源的年糕。既能烤著吃、煎著吃、煮著吃,愛吃甜口的還可以蘸糖、蘸蜂蜜,愛吃咸口的可以蘸豆腐乳,就著壇子菜吃。
在桃源,撈魚和殺年豬一樣,都是忙年的主要活動,一年一次,而且是在過年前一、兩個月就會進行,提前為過年做好準備。
撈上來的魚一部分養(yǎng)在水池里,留著吃鮮魚,一部分要腌制之后熏成臘魚。
原本桃源人家家戶戶都會有一個取暖烤火的火塘,熏魚、熏肉都是在火塘上面完成,F(xiàn)在條件好了,取暖有了別的設(shè)備,熏肉也有了專門的熏肉房。
擺茶,這一獨特的待客禮儀在桃源南麓片區(qū)得到了傳承。隨著生活越來越好,擺茶所配的菜肴也越來越豐盛。
如今的擺茶,已經(jīng)成了過年待客的正餐,所以除了壇子菜、點心,年夜飯里的各種菜肴也會出現(xiàn)在待客的餐桌上。
過年吃魚講究用一整條魚,但是魚太大不適合烹飪,于是取魚頭加魚尾代表全魚,寓意著有頭有尾、年年有余。
剁辣椒、泡酸的野山椒、新鮮紅辣椒丁,再配上蔥末、姜末、蒜末,翻炒之后均勻地鋪在魚上面,上鍋蒸十幾分鐘,剁椒蒸全魚就做好了。
擺茶的“茶”其實指的就是現(xiàn)煮好的擂茶,所配的菜肴稱為“壓桌菜”,“壓桌菜”越豐盛,代表主人越好客。
桃源黑豬,個頭不大,肉質(zhì)很好。剛殺的豬肉,撒上少許鹽,放在炭火上直接烤熟,那可是孩子們在殺豬這天最為期待的美食。
近些年,因為外出上學(xué)、工作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大的家族會選擇小年的這天,專門再殺一頭年豬,讓回家過年的親朋好友們多一次團聚的機會。
熬糖、拉糖,原本黏糊糊的麥芽糖反復(fù)拉扯之后,就成了一根根脆脆的白色糖塊,用裝有米花的竹籃接住,男女老少吃著甜甜蜜蜜的糖,笑聲不斷。
桃源縣牛車河鎮(zhèn)三紅村,每年一次的年前大聚會,可以說是全村一年中最熱鬧的一天,餐桌上的規(guī)格也完全是按照年夜飯的規(guī)模操辦。
做粑粑、殺年豬、撈魚,桃源人忙年是各有各的忙,沙坪鎮(zhèn)的劉老樹家每年過年,最忙的就是釀酒。
重陽節(jié)開始釀酒,劉老樹家堅持每年年三十這天取酒。取好酒,就要開始忙活年夜飯。
豆腐和青菜配在一起,寓意一年頭腦清醒;竹筍寓意節(jié)節(jié)高升;肉丸代表這一年大家團圓,還有寓意著大吉大利的燉雞,年年有余的蒸全魚。
菜上齊,酒斟滿,年夜飯就開吃了。在桃源,有些地方的傳統(tǒng)是天不亮開始吃年夜飯,越吃天越亮,寓意著來年日子越過越敞亮,生活越來越美好!
吃完年夜飯,桃源人還會圍坐火塘,把火燒得旺旺的,談年守歲。
元宵節(jié)的這天,桃源還有一個“上元點燈”的習(xí)俗。家家戶戶在天將黑的時候,圍繞房屋、村莊點滿蠟燭,把四處都照得非常明亮,寓意這一年前途一片光明。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zé)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