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茶道
記者8月20日從岳陽市文物管理處獲悉,“萬里茶道”岳陽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全面啟動。‘萬里茶道’文化線路資源的發(fā)掘和保護,將為市委、市政府把岳陽打造成'一極三宜'江湖名城作出厚重的歷史鋪墊。
近日,記者隨“萬里茶道”調查組組長岳陽市文物處副主任李鷹,以及中南大學專家、學者來到臨湘聶市鎮(zhèn),沿著萬里茶道岳陽市臨湘段路線查看了相關文物遺跡保護狀況,調查走訪了聶市茶文化研究專家何培金。何培金收藏有反映聶市茶文化發(fā)展的如清朝年間黑茶制作工具(茶磚模具、鍘茶刀)、茶店招牌、飲茶器具以及茶葉運輸工具(雞公車、板車)等數十件難得一見的文物,是萬里茶道臨湘段申遺的重要文物佐證資料。
“萬里茶道”是繼‘絲調之路’之后,又一條連通歐亞的國際商貿通道,中國茶葉經陸路輸出至蒙古、俄羅斯直至歐洲腹地,全長約1萬3千公里。習近平主席在訪問俄羅斯時,曾高度評價‘萬里茶道’,將形成于十七世紀的‘萬里茶道’和新世紀的‘中俄油氣管道’并稱為連通兩國的‘世紀動脈’。習主席去年訪問蒙古期間,又提及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與復興'萬里茶道'有機結合。
岳陽是‘萬里茶道’的重要節(jié)點城市,遍布在全市各山川河泊中的古驛道、古茶坊、古茶亭、古窯址和樓區(qū)城陵磯港、茶巷子、北港鄉(xiāng)以及歷史名鎮(zhèn)聶市、羊樓司、陸城、長壽街、張谷英、鹿角、玉池、文星、柳莊等就象是一顆顆散落的珍珠,可拾綴成連接‘萬里茶道’的岳陽段文化遺產線路,證明岳陽在'萬里茶道'中的重要地位和曾發(fā)揮的歷史作用。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