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號稱銷售各類茅臺酒的公司,聲稱自己是從茅臺集團直接拿貨。
這家所謂的“茅臺集團”直銷部,其實就是株洲“貝樂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大漢希爾頓”酒店寫字樓的11樓,為了一探這家公司真相,記者前往這家公司臥底。
剛走進公司大門,就能聽到兩個話務間嘈雜的推銷聲音。給記者面試的這名工作人員表示,公司主要招聘話務員,每天負責不斷撥打電話銷售產(chǎn)品,但具體推銷什么卻并不愿意透露。
面試過程中,記者了解到,公司的話務員分為普通話務員和復購組話務員,復購組的話務員由于業(yè)績好,平均每個月收入都可以輕松過萬元。
明明一樣的商品卻能賣出高低兩個不同的價格,這中間到底有什么貓膩?簡單的面試之后記者就接到通知,要求接受話務員的上崗培訓。
講臺上的這名女子自稱向姐,是株洲“貝樂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專業(yè)話術培訓師。剛一培訓,向姐就流利的向學員們展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
單單話術員就多達上百人,株洲“貝樂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儼然就是一家“話術”銷售公司。培訓過程中記者發(fā)現(xiàn),所謂的崗前培訓不過是公司“話術教學”的一個幌子,而話術教學的內容正是電話推銷中所說的茅臺酒!
提到茅臺酒,很多人印象就是價格高,株洲貝樂普公司卻聲稱茅臺酒免費喝,但還需要支付物流費和易碎物品保價費。
盡管推出了如此低廉的價格,仍有顧客不愿出錢購買,能否成單,就要看是否與客戶建立信任度,用向姐自己的話說,拉皮條也不能拉的太狠。
在向姐口中,話術就是拉皮條,為了讓電話那頭的客戶更加放心購買,公司反復強調要說明廠家是茅臺酒廠。
如此著重強調說明,難道這酒真的是正宗茅臺集團出品的嗎?
記者在培訓室里的樣品酒上發(fā)現(xiàn),生產(chǎn)廠家根本不是貴州知名的茅臺集團,而是一家名叫茅山酒業(yè)的公司,顯然不是茅臺酒,可是負責話術培訓的向姐卻理直氣壯的說,公司銷售靠的就是打擦邊球。這所謂的擦邊球實際就是誤導消費,涉嫌消費欺詐。
見記者有所疑慮,向姐勸說道,只要不提及茅臺集團就沒有違法。
雖然向姐一再表示話術推銷不必心虛,只要不提到茅臺集團就不算違法,可在公司的話務間里,打著茅臺集團忽悠顧客的人不在少數(shù)。
一名曾在貝樂普公司從事電話推銷的工作人員表示,自己之所以離開公司就是受不了再去騙人。
小鄧表示,主要的目標客戶是中老年人,利用老人心理防線薄弱的特點,盡情忽悠。
小鄧和朋友曾一起在貝樂普公司做話務員,小鄧離開公司后,朋友仍在公司上班,反正自己不騙還有別人騙。
今天,記者已經(jīng)將這家忽悠人的公司舉報給了株洲市工商部門。有關后續(xù)查處,歡迎繼續(xù)關注明天的經(jīng)視大調查。
經(jīng)視大調查記者報道
編輯:李岳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