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是團圓的日子,人們紛紛回鄉(xiāng),與久別的家人團聚。不過,在今年返鄉(xiāng)的大潮外,也出現(xiàn)了避“催婚”外出度假的現(xiàn)象。近日,某網(wǎng)站貼吧里一篇“中秋節(jié),為逃長輩催婚,正好外出旅游”的帖子引起了眾多網(wǎng)友的關注,僅一個多小時,跟帖者就達60個。這篇帖子也引起“被催婚族”的共鳴:別再逼我們了。
案例
怕被“催婚”,中秋不回家過節(jié)
發(fā)帖的主人公正是28歲的小周,目前單身。小周家住湖南省瀏陽市棖沖鎮(zhèn)青草社區(qū),常年在外地工作,由于到了適婚年齡卻一直沒有定下來,家中只有一個兒子,自然,父母把小周的婚姻當成頭等大事。
“每回只要逮住機會,就拼命問我什么時候找個對象結婚,別拖到太晚。”小周說,假期回家了,爸媽免不了要催個十遍八遍,再加上街坊鄰居、七大姑八大姨關心的詢問,“我都要患上回家恐懼癥了,這次中秋我沒有回家,和朋友去福建旅游了,因為不想再面對各種催婚,心理承受不住!
小周認為,談戀愛靠的是緣分,不是催出來的,“我這年齡,也并不大啊,不知道為什么他們那么著急。”也因此,小周常常避免和父母長時間接觸,以免又談及相親找對象的話題。
最近看到網(wǎng)上有不少人貼出“租個女友回家過節(jié)”的廣告,他無奈地笑笑,“再這樣下去,我也得租女友了”。
家長
擔心兒女“剩下”,盼望早抱孫
年輕人害怕被催婚,可父母們卻十分堅持。家住百宜社區(qū)的王阿姨有個女兒,今年27歲,“我女兒脾氣不好,一提找對象結婚就跟我急,可我這也是為她好啊,再晚幾年擔心會被‘剩下'!
王阿姨說,自己24歲結婚,在她那個年代算遲的,如今女兒長大,她希望女兒能快點結婚生子,自己也好趁著有能力幫忙照顧外孫!吧洗谓榻B給她那個男生,條件不錯,她卻說沒感覺,這下好了,人家前幾天都結婚了。”王阿姨著急地說。
眼看著自己的朋友都“升級”了,常常抱著孫兒散步,其樂融融,可把王阿姨羨慕壞了,下定決心“明年一定要催女兒讓她趕緊把婚事定了”!
專家建議
父母別給孩子太大壓力雙方互相理解
年輕人不斷被催婚,這是兩代人對婚姻觀念理解不同造成的結果。湖南省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委員會理事易大華認為,作為大齡未婚男女們被催婚,這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影響下,家庭中的父母面對大齡孩子常見的處理方式,作為兒女,在理解接納的前提下,應積極主動地和父母交流,表達出自己對他們的理解,同時說出自己存在的困惑,取得父母理解與支持,父母也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與此同時,進行自我覺察,找出問題所在或尋求專業(yè)指點。對于年輕人對“催婚”的抵觸情緒,她建議,年輕人可以試著和父母溝通,“逃避、責罵、打岔和超理智的溝通,都是不可取的!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