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兒子借了高利貸,全家有家不敢回
11月16號,記者來到巢湖市欄桿集鎮(zhèn)時,范師傅一家,正躲在別人家里,聽說記者來了,才趕回家開門。之前一天,還有七八個人從合肥來到他們家,向他的兒子討債。
范師傅的兒子叫小賢,今年19歲,是合肥信息技術(shù)職業(yè)學院的學生。記者見到小賢時,小賢的氣色不是很好。小賢的奶奶攙著孩子說孫子都被搞呆的了,被人嚇呆了。
2誤入高利貸陷阱,雪球越滾越大
小賢今年9月份在學校里,向別人借了2000塊錢。由于沒有及時還錢,被借款人就把高額利息加在里面,讓小賢打借條。通過循環(huán)往復的打借條,目前,才過去了兩個多月,但小賢的借款總額,被滾到了驚人的數(shù)字。
范師傅向我們道出了其中原委,最開始小賢借了2000,一星期后小賢需還5000。當小賢無力償還時,當初向小賢借高利貸的又介紹一個人過來,說可以在他拿錢償還,于是小賢又拿了5000,并打了8000的欠條。再一個星期之后要還8000,小賢無法還款,于是對方又這樣借給小賢8000,并打下15000的欠條。
小賢的母親說有人把小賢關(guān)了一夜,喊一個人來打一個借條,就讓他簽一個字,那么多人寫了,都叫他簽個字,就這樣范師傅估計著算了一下,大概有十七八萬塊錢。
3孩子在校借高利貸,父母很無奈
小賢當初為什么要借錢呢?范師傅說,小賢也沒跟他講清楚。據(jù)了解,小賢是向社會上的貸款公司借的錢。從校園里的小廣告看到的。
直到11月13號,小賢才打電話告訴家里說出事了。家人把小賢從學校接回家后,小賢給范師傅列出了一部分他借款的數(shù)據(jù)。在這張密密麻麻的單子上,記者注意到,每次借貸關(guān)系的發(fā)生,都是驚人的超額還款約定。
比如,這一行寫的是:“借4000,已還10600,還讓還8800。”這一行寫的是:“借2000,還18000,已還”。這一行寫的是:“借6000,限期22天,還10000!背鍪潞,小賢也不敢去上學了。
11月15號,有十幾個人找上門來,沒辦法,范師傅還了一筆錢。對方也給他寫了還款收據(jù),并把當初小賢打的兩張借條,給了范師傅。
在借條上,記者看到,一個是借款5000,一個是借款9000,借款日期都是11月7號。但是按照高利貸的說法,最少還欠他們十七八萬塊錢。
4走入高利貸陷阱,遭受威逼恐嚇
從最初借2000塊錢,到最后要還十七八萬塊錢,這滾雪球的速度,的確令人感到震驚和詫異。律師說,民間借貸的最高利息,國家有專門規(guī)定。小賢所遭遇的高利貸陷阱,已經(jīng)涉嫌犯罪。
事發(fā)后,記者也在小賢的學校里,走了一圈,發(fā)現(xiàn)一些角落里,確實貼有 “大學生貸款”的小廣告。
范師傅說,把兒子從學校接回家后,他每天都能接到催債者的電話。11月16號,范師傅的家人,給其中的一位催債者撥通了電話。經(jīng)過再三詢問,對方才報出了小賢在他們那里的欠款數(shù)字。
小賢的家人說,最早介紹小賢向別人的借錢,是一名姓胡的男子。小賢的家人,也電話聯(lián)系上了胡某。胡某也承認,曾經(jīng)介紹過小賢向別人借錢,并打借條。
5律師表示:違規(guī)借貸,涉嫌犯罪
律師告訴記者,國家對于民間借貸的利息,是有嚴格規(guī)定的,像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民間借貸的一個司法解釋規(guī)定,就是年利息不得超過24%的,超過的部分,就屬于無效。
比如說我跟你借了1萬塊錢,一年的利息,最高不得超過2400塊錢。超出國家規(guī)定的部分就不受保護。比如,2000塊錢,一年的利息,最高就是480塊錢。
通過借條的形式,借2000還4000,雖然在明面上掩蓋了利息的存在,但如果查實,這也屬于違規(guī)借貸。超出的部分,也屬于無效約定。而通過多人次,循環(huán)往復的形式,在短時間內(nèi),用不斷更換借條的形式,來迅速炒高借款總額的行為,中間如果有脅迫、恐嚇的手段,就涉嫌犯罪。像小賢這種情況已經(jīng)涉嫌到這種敲詐勒索,就是以脅迫的方式,來迫使對方來交出財物,已經(jīng)構(gòu)成了共同犯罪。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