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晚上6點多,杭州濱江一所職業(yè)學院體育館,20歲的楊同學打羽毛球突然倒地不起,身子不停地抽搐,大口喘氣持續(xù)十多秒后,失去意識,心跳、呼吸都停止了。 當時在場的學生都不懂急救措施。幾分鐘后,有人叫來了一個老師,這才給他做心肺復蘇。 當晚,楊同學被急送浙醫(yī)二院濱江院區(qū)搶救。盡管醫(yī)務人員盡了最大的努力,但由于大腦缺氧的時間太久,神經(jīng)系統(tǒng)缺血缺氧的時間太長,楊同學還是沒有搶救過來。3日下午4點多,小楊不幸去世。
網(wǎng)友:在場的學生會心肺復蘇
也許會挽救他的生命
楊同學不幸去世,引起了網(wǎng)友對“急救”的關注。很多人都注意到現(xiàn)場的一個細節(jié):“當時在場的學生都不懂急救措施!很多讀者在快報官微上留言:
華華:如果在場的學生會心肺復蘇,也許會挽救他的生命,要全民普及CPR(注:即“心肺復蘇術”,包括開放呼吸道、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等)。
月光MQ:請把緊急急救列入大一或體育課的內(nèi)容之一吧,救回一條人命比什么都重要!
豆媽:應提倡中小學就必須懂急救知識,跟中考考體育一樣,必須每人都達標,能救很多人。
小寶媽:學奧數(shù)、學鋼琴、學打球,不如(學)心肺復蘇術,命沒了,一切都沒了……
ciaorosa:我建議周圍的朋友都接受一下急救普及,有的說有醫(yī)生、有校醫(yī)、有120就可以了,不是醫(yī)護人員干嗎要去學急救?可是,生命是經(jīng)不起等待的,錯過黃金四分鐘,后面再付出幾小時搶救都回天無力!太心痛這樣的事情發(fā)生了,呼吁大家學學急救,化被動等待為主動救助!
男生出事的校園里
隨機問了10位大學生
沒有一個人真正會急救
昨日,記者再次來到楊同學就讀的這所職業(yè)學院。學校很多同學都聽說了楊同學去世的消息。
一位機械系大二的學生說,真的很難讓人接受,本來是鍛煉身體,可沒想到發(fā)生這樣的事。他說,可惜當時同學們都不太懂急救。
我問他,你會不會急救?
這位同學說,大概知道一點。“就是在胸部按壓,但具體的我也不太明白!
他說,新生入校的時候,系里組織過入校講座,談到過急救,但當時沒注意聽。
接下來,我又在這所學校里問了另外9位同學。所有人都表示,自己并不知道該如何急救。
一位學數(shù)控的同學說:“我就聽說過急救,但說實在的,不懂。而且生活中也沒遇到過!
絕大部分大學生
沒受過急救專業(yè)培訓
昨天,記者大致了解了杭州主要高校的急救培訓情況。大部分高校都沒有給學生做過急救方面的專業(yè)培訓。有一些學校雖然有零星的講座或課程,但沒有成系統(tǒng)、成規(guī)模。
下沙一所大學的團委書記說:“我們學校沒有給學生做過心肺復蘇方面的培訓。我打算接下來找機會,給學生上課,讓更多學生掌握這門技術。”
浙江理工大學體工部的孔老師說,學校給學生上游泳課等課程時,會講一些急救知識,主要是講心肺復蘇的內(nèi)容。在期末的理論考試中,有少量題目會涉及急救知識。
而一些培養(yǎng)教師、醫(yī)護等專業(yè)人員的高校,對急救培訓相對更加重視。
杭州兩位急救專家呼吁:
中學大學普及急救培訓
第一目擊者急救有多重要?
杭州市一醫(yī)院急診科主任,技能培訓中心副主任王弋:
對心肺驟停病人來說,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大腦,急救越早越好,4分鐘之內(nèi)和4分鐘之外,病人預后完全不一樣。心跳停的時間越長,缺血時間越長,越難恢復。
腦組織是非常脆弱的,對氧的依賴是身體各個器官里最高的。一旦缺氧時間超過4分鐘,腦細胞就會發(fā)生不可逆的損傷。如果4分鐘內(nèi)及時采取心肺復蘇按壓搶救的措施,就可以讓腦組織有血液灌注,防止缺血缺氧。利用好急救黃金4分鐘,可把急救的時間延長至20分鐘左右,從而等待急救的到來,挽救病人的生命。
杭州市急救中心急救站站長唐春福:
心跳呼吸驟停急救有個黃金4分鐘的說法,病人心跳呼吸驟停后,如果一分鐘內(nèi)有人幫忙做心肺復蘇,復蘇成功率可以達到80%-90%,越往后推一分鐘,復蘇成功的幾率就下降10%-20%,到了4分鐘以后,成功率只剩10%,再往后,成功的幾率就微乎其微。
2017年,杭州市急救中心接診了很多院外發(fā)生心跳呼吸驟停的病人,很大一部分因為院外沒有得到及時的心肺復蘇,耽誤了最佳急救時間而死亡。還有一部分幸運者,能最終存活走出醫(yī)院大門,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第一目擊者是否在現(xiàn)場實施了有效的心肺復蘇。
前段時間,有個69歲的老人,早上打太極拳的時候,突然倒地,心跳呼吸都沒了。剛好現(xiàn)場有位市民學過心肺復蘇,馬上幫他胸外按壓,一直不停地按,直到120急救車趕到現(xiàn)場,為老人爭取了足夠的搶救時間。后來這個老人心肺復蘇成功,恢復得非常好,順利出院。這說明,第一目擊者的現(xiàn)場急救有多重要。
去年10月1日,杭州市中醫(yī)院婦產(chǎn)科的沈醒杭醫(yī)生在廣西北海的沙灘上,對溺水者做心肺復蘇,成功挽救了他的生命。
普通人多長時間可以學會急救?
王主任:成年人,只要智力正常,身體沒有殘疾,這一系列急救技能,花半天時間就能掌握,難度是不大的。
唐站長:不難,只要半天時間就可以掌握。
看看文字、視頻介紹,也可以學會嗎?
王主任:僅僅通過觀看圖片、視頻或者聽講解,遠遠不夠。掌握知識和實際操作是有很大區(qū)別的,只有經(jīng)過親身體驗,在醫(yī)護人員的指導下糾正后,才能真正掌握急救技能。沒有經(jīng)過正規(guī)培訓,在現(xiàn)場會驚慌失措,有些往往按壓的深度都不夠,起不到效果。
唐站長:急救一定要在專業(yè)人員指導下學才有效,按壓的深度、節(jié)奏頻率,只有在專業(yè)模型上練過才有感覺,在急救現(xiàn)場按壓才會有效。光看看電視,看看示意圖,沒有在專業(yè)的模型上訓練過是做不好的。就好比學騎自行車,光看不練是掌握不好的。
建議學生什么年齡可以學習急救?
王主任:我認為從高中開始就可以接受心血管急救培訓了,特別是體育老師,應該掌握心肺復蘇技能。
唐站長:現(xiàn)在心跳呼吸驟停的病人越來越年輕化,如果能在初中或者高中開始開設一堂關于急救知識的培訓,讓越來越多年輕人掌握急救技能,或許可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