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還不到一個月,就已經(jīng)接到40多個頭面部外傷的孩子了,幾乎每個都縫了幾十針,太讓人心疼了。
近日,市六院整復外科的醫(yī)護人員聯(lián)系到本報,希望用血淋淋的事實給廣大家長提個醒,暑期期間一定要加強看護,防止孩子發(fā)生意外傷害。“正所謂‘燈下黑’,這類事故多發(fā)生在人們認為最安全的家里。這是許多家長始料不及的!
7月以來,市六院整復外科已經(jīng)接診40多個頭面部外傷的孩子,其中最小的1歲,最大的9歲,男孩22人,女孩19人。
一歲半男孩東東(化名),走路摔倒,鼻子正好碰上茶幾邊緣,導致鼻翼和鼻小柱橫斷,幾乎等同于鼻子由下往上挨了一刀。在局麻外加兩個家長摁著的情況下接受縫合,軟骨縫了6針,皮下縫了13針,皮膚縫了26針,加起來一共45針。醫(yī)生足足花了2小時。
8歲女孩萌萌(化名)騎平衡車時撞了墻,鼻子和上唇均嚴重受傷,最后鼻子縫了兩層12針,上唇縫了3層40針。
醫(yī)生說,待傷口長好,這兩個孩子還要通過多種方式去疤,治療起碼需要6個月,費用約在8000元,然而即使恢復得再好,還是會留下細微痕跡。
(網(wǎng)絡圖片)
9歲小女孩林林(化名)在平地上磕傷,下巴磕出一道6厘米長的裂口,幾乎深可見骨,縫了3層共30針,其中肌肉一層6針,皮下一層6針,皮膚一層18針。拆線后林林也要涂抹幾個月的抗疤痕藥膏,如果疤痕增生厲害,還要做多次激光治療。
3歲小男孩卓卓(化名)在臺階上玩鬧時碰傷了額頭,造成一道4厘米長的傷口,先是在社區(qū)醫(yī)院縫了4針止血,次日轉(zhuǎn)到市六院整復外科重新縫合,縫了3層共28針。之后也要接受涂抹幾個月的抗疤痕藥膏。
還有兩個10歲的小男孩,兩人相互打鬧時受了傷,一人眶周皮膚裂開一道長4厘米、寬1厘米的口子,肌肉也斷了,可以看到骨頭,縫了4層,其中骨膜一層3針、肌肉一層10針,皮下一層10針,皮膚一層20針。另一人也是同個位置受傷,傷情相對較輕,但一道1.5厘米的裂傷也縫了3層共12針。
該科副主任醫(yī)師胡瑞斌介紹,針對傷口,以往單層的疏松的縫法會造成凹陷的蜈蚣形傷疤,甚至導致面部不對稱,后續(xù)修復非常麻煩,F(xiàn)在縫多層、多針,主要是出于美觀的考慮,“皮下、肌肉、軟骨等用的是可吸收縫線,一般2個月內(nèi)就會被人體吸收,不需要拆線。但可吸收縫線分解時會產(chǎn)生酸性物質(zhì),刺激疤痕增生,所以不適用于表皮的縫合!
讓許多家長始料不及的是,
孩子頭面部外傷
多發(fā)生在“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家里。
在市六院整復外科,醫(yī)護人員就孩子們的受傷原因和場地作了不完全統(tǒng)計,排名列的包括:
“七八月份正值暑假,天氣又熱,許多孩子大部分時間就待在家里。孩子天性好動,小空間里也會進行各種活動和探索,往往又只有一個老人看著,一不留神就容易發(fā)生意外。”該科主治醫(yī)師周亞丹表示。
(網(wǎng)絡圖片)
另一個讓人沒想到的情況是,相當一部分頭面部外傷發(fā)生在平地上,而不是一些高低不平的地方。
這是因為,孩子在平地活動時更加放得開,然而由于年紀小,他們的身體協(xié)調(diào)能力較差,危險預判能力較弱,應急處理能力也較弱,然而皮肉卻非常嬌嫩,“骨骼與地面‘硬碰硬’,皮肉被擠壓,于是皮膚破了,肌肉斷了,造成嚴重又駭人的外傷。”該科副主任醫(yī)師胡瑞斌表示。
鑒于上述情況,專家提醒,暑假期間廣大家長要加強對孩子的看護和教育,即使是在家中,即使是在平地,也不能放松警惕。
意外發(fā)生后家長要克服恐慌心理,快速冷靜下來,然后盡快就醫(yī),進行清創(chuàng)、縫合,如果當?shù)蒯t(yī)療機構(gòu)不能開展美容縫合,72小時內(nèi)可重新縫合。超過72小時的傷口,在傷后一周及時拆線,然后盡早地進行抗疤痕治療,包括藥物外用和激光綜合治療。如果疤痕對外觀影響較大,家長也要做好心理準備,相應的修復是一場持久戰(zhàn)。
(網(wǎng)絡圖片)
傷口的護理也有學問。原則是防水、透氣、防曬!胺浪蠹乙话愣寄茏龅健但有的家長怕孩子抓撓傷口,也怕細菌侵入傷口,經(jīng)常用紗布、創(chuàng)可貼把孩子的傷口‘保護’起來,這是不利于傷口恢復的。此外,疤痕在陽光曝曬下容易形成色素沉著,所以防曬很重要,許多家長卻不知道。我們建議,3個月里要加強防曬,兒童可戴帽子防曬,或涂抹兒童專用的防曬霜。”周亞丹說。
至于大家都很介意的海鮮、醬油,則不在禁忌之列,一般來說,孩子之前怎么吃,之后就怎么吃,不要太重口味就是了。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