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濟瀆廟管道改造,施工人員意外挖出了個烏龜樣的石頭,懂行的一眼認出,“這是赑屃(bi xi)”。
兩天前的下午,最先發(fā)現(xiàn)赑屃的是工人原戰(zhàn)祥,他介紹,當天下午1點左右,在施工過程中挖到了一塊石頭。
戳視頻了解詳情
那塊石頭很平整,以為是塊石碑,就順著往下刨。漸漸地這塊石頭露出烏龜樣的輪廓,頭朝南,背朝下,就像有人把它翻了個蓋,大伙很是驚喜。
11月29日,經(jīng)過小心翼翼的挖掘,埋藏在地底下不知多少年的赑屃終于完全展露真容。今天下午4點,記者在濟瀆廟清源門西側見到了被挖出的赑屃。
現(xiàn)場施工人員說,這塊赑屃個兒不大,沉著呢,動用吊車才把弄上來。細看赑屃,眼睛、耳朵以及背部的龍鱗加上身上刻有的爪子、尾巴,使這尊,赑屃栩栩如生、呆萌喜人。
經(jīng)初步測量,赑屃長1.5米,寬1米,高0.6米,重量在2噸左右。查閱資料得知,赑屃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龍之九子之一,又名霸下。形似龜,好負重,長年累月地馱載著石碑。
赑屃有多種解釋:壯猛有力貌,指作氣用力之貌,凝重貌,強勁貌,大而重貌,蠵龜?shù)膭e名。舊時石碑下的石座相沿雕作赑屃狀,即取其力大能負重之義,用來代指石碑,負載,引申為擔負重任。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