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仁是老百姓餐桌上的常見菜,包餃子、炒菜、煲湯樣樣行。咱北京不挨著海邊,海鮮的價格自然也不便宜,20元一斤的蝦仁您敢嗎?您可別忘了,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不要貪小便宜出大虧!
最近一段時間,在北京的一些早市、菜市場出現(xiàn)了一種“蝦仁騙局”。兩個操著東北口音、有紋身的男子擺攤賣蝦仁,吆喝著20元一斤,旁邊還有一名女子幫忙。蝦仁看著很好,但只要挑好稱重交錢時,兩男子就改口稱20元一兩,甚至還從攤位里找出一個價簽牌。如果不交錢,就不讓走,甚至還會罵人、動粗,直到對方交錢。本報記者了解到,在通州、朝陽、豐臺的一些早市已經(jīng)出現(xiàn)過這種情況,大多發(fā)生在無人管理的早市上,而且這伙人在一個早市上只待一天就走。
案例一 女子當“托兒” 假裝買家行騙
昨天,有市民反映,在豐體附近一家早市遇到了“蝦仁騙局”。她說早晨去買菜時,看到操著東北口音的兩名男子,正在擺攤賣蝦仁。問價格,攤主說是“30元一斤”。
于是,她開始往袋子里挑蝦仁,兩名男子還幫著往里裝。但挑了一斤之后,兩名男子卻說是300元,因為價格就是300元一斤,這時,她才看到攤位價簽牌上寫的是300元一斤。但挑蝦仁的時候,一直有一名女子擋住了“300”后面的一個0,看上去就像是“30元一斤”。
這時,旁邊的一位大爺質(zhì)疑價格,還被兩名男子打了一下腦袋。眼看蝦仁已經(jīng)被裝進袋子里,她只好交錢走人,自認倒霉。
案例二 吆喝20元一斤 價簽上卻寫20元一兩
一位市民向記者介紹,9月30日那天,她到通州梨園大方居小區(qū)旁的一個沒有名字的小菜市場買菜。她回憶,當時看到有兩個東北口音的男子,正在擺攤賣蝦仁。蝦仁的品相不錯,她想買一些。她記得,攤子上的蝦仁分成兩堆,種類有所不同,其中一種是海蝦仁。兩男子說,兩種蝦仁可以單買,也可以混在一起買。
這位市民問價格,兩男子就說:“不到一斤25元,一斤以上20元!彼貞,當時大家都以為說的就是每一斤25元或者20元呢。她又一直追問兩男子,但兩男子一直不愿說清楚。然后,她突然看見攤子上有張被壓著的小紙條,寫著20元一兩。兩男子眼看被發(fā)現(xiàn)了,就開始罵臟話。
這位市民向記者回憶,在兩男子身邊,還有個女人在旁邊,但不知道是不是托兒。
案例三 稱重后20元變200元 不交錢不讓走
還有市民回憶,她是在朝陽區(qū)的翠城馨園附近的菜市場被騙的。
她說,10月14日那天去買菜,看到一個操著東北口音的男子擺攤賣蝦仁,吆喝著20元一斤,她就稱了2斤。但要交錢的時候,男子就說一共400元。市民想理論,男子就從攤位里面掏出個牌子,上面寫著20元一兩。
這位市民說,當時她就意識到被騙了,但也沒辦法。身上的錢沒帶夠,東北口音男子就要跟她回家取錢。她不讓,男子就讓她留下一百塊錢當押金,回家取錢后再來交錢、拿蝦仁。她向本報記者回憶說,男子幾乎是把她手里的一百元搶走了,她就趕緊跑掉了,沒敢再回去。
與前面的案例類似,這位市民也想起來,攤位旁邊有個中年女子,可能是幫手或者是托兒。她說,這個攤位就出現(xiàn)了一次,此后再沒在那個菜市場出現(xiàn)。而且,這個菜市場是自發(fā)形成的,攤販都是流動的,并沒有市場管理方。
此前,也曾有市民反映,在朝陽區(qū)管莊附近發(fā)現(xiàn)同樣的騙局。除了和前面案例中相同的情節(jié)以外,幫忙的女子也會參與。女子會假裝也是買主,和其他顧客一起買,稱重完得知價格后,當女子表現(xiàn)出不想買的意思時,兩男子就會說“別耍我們”、“吃不起就直說”、“跟我們這找事”、“我們都帶著刀呢”之類的話。于是,女子就會假裝屈服、掏錢。然后,其他的顧客看到這種情況,就也只好掏錢了。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zé)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