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一:想“血拼”錢不夠,交錢可提高信用額度
11月5日上午,市民小樊因支付寶信用級別比較低,想要“血拼”一把的她便通過搜索QQ群的方式尋找關于提高信用的消息,并在某QQ群里添加了嫌疑人的QQ號,嫌疑人提供了一個二維碼并要求小樊掃碼,騙取了小樊2043元后將其拉黑。警方提醒:切勿輕信網(wǎng)絡上關于提高信用卡透支額度和信用等級的信息。提高透支額度要經(jīng)過嚴格審核、提供相關證明,并且不會額外收取費用。
陷阱二:假“淘寶”冒充真“淘寶”,掃碼鏈接就被騙
10月中旬,汪女士接到一個自稱是淘寶客服工作人員的電話,稱其之前在淘寶上買的一條裙子存在質(zhì)量問題,面料中化學成分超標會引起過敏,現(xiàn)在聯(lián)系汪女士提供賠償。汪女士便按照“淘寶客服”的要求添加了其支付寶賬號,并點擊對方發(fā)來的鏈接,陸續(xù)向對方轉賬共計69225.4元。警方提醒:電商平臺不會以商品質(zhì)量問題需要退換貨為由再額外收取費用,一旦出現(xiàn)以退換貨為由收取費用很有可能是詐騙行為,切勿相信。不要輕易點擊、掃描陌生人提供的鏈接或二維碼。
陷阱三:快遞“小哥”疏于防范,投送快遞被偷
“雙十一”不僅是商家最忙碌的時候,也是快遞“小哥”最繁忙的季節(jié)。11月6日,快遞員趙某在江寧區(qū)某新寓快遞代收點,由于自己疏忽大意被人竊取放在門外車筐內(nèi)的快遞件若干,價值500余元。警方提示:業(yè)主對于寄來的快遞盡量當面簽收,切勿貪圖一時便利,而任由快遞員將包裹放于住宅門外甚至公共場所內(nèi)。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