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英面館
一碗片兒川,牽動杭城無數(shù)人。
過了今年夏天
可能就再也吃不到了
這家面館1993年就開始營業(yè)
伴隨了杭州人將近24年了
成了多少人抹不開的記憶
這幾天
杭州菊英面店的老板顏寶福心情有點復雜
上城區(qū)紫陽街道對周邊260多戶居民
進行了舊城改建項目意愿的調(diào)查
有著眾多粉絲的菊英面店
也在這個范圍內(nèi)
很可能
這個夏天就要暫停營業(yè)
我們盼著搬遷十幾年了!
住得實在太苦了。
顏寶福說
每天凌晨三四點,就開始準備了
切菜、切肉、備面,所有程序有條不紊地進行
5點半,準備工作剛做好
就開始正式業(yè)了
△你見過凌晨四點的杭州嗎?平日里車水馬龍的文三路教工路口,凌晨4點,空空蕩蕩。
△凌晨4點半,菊英面館的老板和老板娘已經(jīng)開始忙碌,準備開業(yè)第一天的食材。
△老板在面館里面切雪菜。據(jù)說,菊英面館的雪菜和其他面館不一樣,都是經(jīng)過特殊腌制的。
△多種多樣整齊擺放的調(diào)料。這些都是燒制片兒川不可或缺的原料。
△店里的伙計準備切肉,這些肉都是昨天上午采購的,因為上午的肉才最新鮮。面館每天要準備30斤肉,有時還會不夠,要去市場現(xiàn)買。
△店里的伙計在纏面,沒一團面都要過稱保證斤兩。店里面都是在面店特制的,在鍋中煮30秒即可。每天送貨100斤,不夠再取。
△店里的伙計將肉切成肉片,以制作片兒川,每片肉全部手切,薄厚均勻,刀工了得。
△老板娘在制作油渣。油渣是面的輔料,可以增加面的香味。
△顧客為面館免費提供的叫號牌,一共200個,據(jù)說面館一天可以賣500碗面。這個數(shù)量或許不多,但要知道,菊英面館每天只營業(yè)到下午一點半。
△辣片兒川,加荷包蛋,加油渣。第一碗片兒川出鍋。味道足而不膩,湯鮮而不咸,面Q而不生。“杭城第一片兒川”名不虛傳。
△十幾年的老顧客趙先生,不到六點便來到店里。進店不說點面,伙計就端上一碗片兒川。趙先生一邊吃面,一邊和面館伙計談笑風生。
面店的名字菊英,就是顏寶福老婆的名字。以前,老板娘一個人管店,為了節(jié)省時間,就包著尿不濕。后來,顏寶福因為單位不景氣,也到了店里,再后來,女兒初中畢業(yè)后,也來店里幫忙了。
菊英面店的片兒川,因為料實在、味道好,是很多粉絲心目中的獨一份。它也因為上了《舌尖上的中國》,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吃貨們。
老房子要搬了,面店怎么辦?顏寶福說,在正式搬遷之前,面店會一直照常營業(yè),騰空前也會提前通知顧客。他特別強調(diào)說,“菊英面店”這塊招牌是永遠不會賣的,不會開分店,也不會在外面租店面。“誠實、認真、勤勞、堅持,運道、媒體支持和一直信任我們的顧客。”他說,要做到這些,也不是容易的。
20多年,每天3點多起床,一直忙到晚上六七點,基本上每天工作十五六個小時。天沒亮就起床,天黑了才收工,鄰居們送了他一個綽號“兩頭烏”。
菊英面店還有個特點,每年都要放寒暑假。暑假是7月1日到8月31日。傳說中,老板每年暑假都會去海島度假。顏寶福笑了:“他們(員工)倒會去的,我就在家里。”現(xiàn)在,他雇了五個員工,每年三個月,員工都是帶薪休假,他在家里做什么呢?面店的墻要刷刷白,桌凳要修修補補。去年夏天,菊英面店晚開業(yè),成了吃貨中的大新聞。
“去年暑假身體不好,住院了二十多天。”老板說,平時小病他從不“下一線”,每天堅持,咬著牙也要把店里擦洗清爽。他說,自己今年61歲了,現(xiàn)在在店里是主力,但身體吃不消了,想退休了,老婆肩周炎厲害,也做不動了,不過,女兒還想繼續(xù)做下去。現(xiàn)在,紫陽街道也在幫忙想辦法找合適的店面。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