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干練!碑斢浾咭姷綇垇喠岬臅r候,不由得從心底里發(fā)出這樣的贊嘆。一襲紅色的連衣長裙,透露著火一般的激情! 張亞玲的職業(yè)“預謀” 36歲,張亞玲進入法國愛可視(Archos)。或許在這之前,她成功過。90年代初,張亞玲審理過各種案子,成為當時國內最年輕的一批法官。應該是那時的經歷練就了她的果敢與堅持。但這之后,在法國接近16年的時間里,她僅僅是一個學生,一個妻子,一個母親。這個年紀、在異國他鄉(xiāng),想重新尋找一份事業(yè),處境尷尬成為必然。 “人要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勢。對于那些在中國出生、成長,二十幾歲后才出國的人來說,他的優(yōu)勢一定是他的國語和他對祖國的了解。”這也是張亞玲在投出近1000份求職簡歷之后,毅然選擇愛可視的原因。在職業(yè)的選擇上,張亞玲不愿走彎路,即使在感覺“受到很大的打擊、絲毫沒有自信,甚至覺得連在餐館打工都達不到要求”的時候,她還是希望能夠找一個跟中國相關的企業(yè)。在決定重新尋找自己的事業(yè)之后,張亞玲已經為自己的將來設計好了一條路。“法國愛可視公司并不是很大,但是產品很好,有上升的空間;而且公司正欲發(fā)展中國區(qū)業(yè)務! 說這話的時候張亞玲絲毫不掩飾自己的“企圖”和“預謀”,很是直接。重新梳理她在法國愛可視的成績,也無疑驗證了這個女人的先見之明。 “愛可視亞洲的業(yè)務基本上是因為我的加入而建立并大大地發(fā)展起來!睆垇喠嵩诜▏鴲劭梢暤牡谝粋職位是亞洲資源部經理,第二個職位是亞洲總監(jiān)。而完成這個角色的轉變張亞玲僅用了兩年時間。 翻過曾經的努力和輝煌,如今法國愛可視公司亞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成為她的新頭銜。 數(shù)年前,愛可視法國高層并不認為中國是一個可以接受愛可視產品的市場,他們覺得中國消費者的消費能力非常有限。那時,多少個不眠夜,只為搜集更多中國市場的資料;多少次空中飛人的經歷,只為更近距離、更真實地了解中國。當張亞玲把一摞摞真實而客觀的資料呈遞給各位愛可視法國高層的時候,徹底打消了他們心中的顧慮。 但這個說服的過程卻用了整整三年。2003年,公司同意將愛可視賣到中國去,同意在深圳開辦愛可視分公司。張亞玲終于把愛可視帶到了中國,并為產品賦予了一個響亮的名字“MP4”。 “對中西方文化的深刻理解,幫助她成功地建立了該品牌!边@是愛可視官方網站的簡介里對張亞玲的描寫。此時,張亞玲的職業(yè)“預謀”終于實現(xiàn)! 差異文化,差異管理 在法國生活了近10年,張亞玲還是習慣別人稱呼她“亞玲”,似乎這個中文名字聽起來更親切。傳統(tǒng)中國文化的熏陶,使張亞玲要求自己必須做一個好妻子、好母親;而良好的教育背景以及西方文化的影響,更激發(fā)了她對事業(yè)的追求。 “單槍匹馬”是對2003年剛回國的張亞玲最真實的寫照,如今的張亞玲已然羽翼豐滿。問及其用人之道,張亞玲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故事:“剛上大學的時候,同班有個女孩兒非常的嬌氣,人也很嗲。后來班里組織同學們選出一人做班長。很湊巧的是這個女孩兒年紀最大,因而順理成章被大家推選為班長。這個女孩兒一貫弱不禁風的樣子,卻在那一刻似乎完全轉變。如今,她人在英國,事業(yè)非常成功! “給他一個角色,他每天都會去扮演這個角色!边@是張亞玲用人的原則,“不是說一個人天生就注定了能干什么,而在于是否有人給了他這樣一個平臺。給他一個平臺,把他放在一定的位置上,讓他在這個工作位置上待一段時間,你會發(fā)現(xiàn)他會越來越出色地發(fā)揮自己。有些管理者會說‘總覺得別人做事情不如自己’,我也會有同感。但是,即使他們做得沒有那么完美,你也必須要放手。老板們千萬不要有任何的優(yōu)越感,你做得好是因為你的經驗,而你也是這么過來的! 在張亞玲的左手邊坐著她的市場總監(jiān)李琦瑤,右手邊坐著她的公共關系經理陳俊紅。說這話時,她不時地看看心愛的手下,并笑稱自己的放權:“現(xiàn)在是他們在給我安排工作,我得聽他們的。” 但是張亞玲也清楚地認識到中國人口雖多,但是人才并不多,專業(yè)性人才更少。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上成為張亞玲管理人才的標準。而選人的標準則是人品和責任感。 睡不著覺的時候,張亞玲總喜歡思考這些問題:什么時候需要修正自己的觀點,什么時候需要考慮自己的管理方式。從一無所有,到擁有一支跟她南征北戰(zhàn)的團隊,張亞玲一直在不斷地修正自己。 剛回國的時候,她將法國的企業(yè)文化整套搬來。但是很快發(fā)現(xiàn)那套文化并不適合中國的企業(yè)。按照張亞玲的說法,法國人具有典型的兩面性:他們很難管理,但又不用管理。法國人思想上很自由、不受約束、包容所有的新思想;他們上下級關系不嚴密、不繞彎,比如見到老板直呼其名。但是法國人普遍責任心比較重,做事情非常積極。盡管法國跟中國一樣,在管理上不是以制度為先導的,但是又有明顯不同。 “最初我們僅規(guī)定了一個上班時間,并不存在打卡制度,也沒有硬性的處罰規(guī)定。你會發(fā)現(xiàn)自覺的人很少。有人說過,中國人喜歡看老板做事情,自覺性比較差。如果老板8點鐘上班,員工也會8點鐘到;如果老板10點才來,員工就不可能準時。除此,在中國,比如家里孩子、老婆病了等在中國被稱為普遍的請假借口,而在法國,盡管是同樣的理由,但肯定是真的。沒有人會拿這個當借口晚來半個小時。中國不是無法可依,而是有法不依! 也因為這樣,張亞玲意識到如果把法國的文化帶回中國,就會成為無政府主義,成為一種散漫。中國的文化使得這里的企業(yè)具有典型的家長制,愛可視在中國必須有一套自己的管理方式。 2007年,“中國女性力量榜20人”揭曉,張亞玲入選榜單,與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央行副行長吳曉靈、作家王安憶、寶鋼集團董事長謝企華等,一同成為中國最有力量的20大女性。 “從心理學、從人性來講,女性普遍比男性感性。作為女性管理者不需要去否認這些,否則就沒有女性的美了。但是有時也會反思人情是否多了一點?是否需要摒棄一些柔弱?但是從職業(yè)上、在管理上我會努力讓自己沒有性別。” “其實我的下屬覺得我還是很厲害的。做一個企業(yè),民主絕對不是目的,民主是一個手段。但是每個人都決定不了、都討論不出結果的時候,老板是一定要拍板的,哪怕是錯的。我們也做過一些決定,最初并沒有辦法判定是否正確,這時就需要你去拍板,否則只能左右搖擺!闭f完這話,張亞玲又看了看身邊的得力助手,似乎想從他們的眼中得到一些肯定。 “但是女性管理者也有她的優(yōu)勢。女性管理者會更細膩一些,會更多地注意細節(jié)。在企業(yè)里很多人都有戰(zhàn)略眼光,但是真正到了細節(jié)上,卻眼高手低。現(xiàn)在女性成功者越來越多,正緣于她們都很注重細節(jié)!薄 “愚忠”,“赤子之心” “您認為自己是企業(yè)家還是職業(yè)經理人?” “在中國人的思想中,企業(yè)家和職業(yè)經理人的概念恐怕并不是非常清晰。在法文當中,企業(yè)家叫做”Entrepreneur“,意思是這個人擁有一些企業(yè),這個企業(yè)是他的,那么這個人就是企業(yè)家;而職業(yè)經理人是幫助別人經營企業(yè)的人。我不是企業(yè)家,我只是一個職業(yè)經理人。但是一個好的職業(yè)經理人,應該具有企業(yè)家的眼光與胸懷,應該把企業(yè)當成你自己的企業(yè)來經營! “職業(yè)經理人這種態(tài)度上的不同對企業(yè)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如果職業(yè)經理人只認為自己在給別人打工,則企業(yè)肯定做不大。有一天你聽到一個企業(yè)有一個非常好的產品,但是卻沒有做好、做成功,那一定是因為這個企業(yè)的職業(yè)經理人沒有把這個企業(yè)當成自己的企業(yè)來經營。他們只看到自己的那一份利益,而不是放眼全局!髽I(yè)好的時候就想法設法擠進去做,不好的時候就走人’的態(tài)度恐怕是當下人們所接觸到的大多數(shù)職業(yè)經理人的做法。現(xiàn)在講究社會責任感,企業(yè)也存有企業(yè)責任感。如果員工都沒有企業(yè)責任感,那么這個企業(yè)一定發(fā)展不下去! 進入中國四年,張亞玲用自己的業(yè)績給總公司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當問起她對企業(yè)的感情時,她提起了她的“愚忠”和典型的“赤子之心”。 “我們那個年代(20世紀60年代)出生的人恐怕和現(xiàn)今的年輕人有很大的不同。我們大學畢業(yè)后,都是社會上的佼佼者,但卻并沒有那么多的浮躁。我們那個年代的人做事追求完美,如果事情做不到極致,會很內疚,而現(xiàn)在的人內疚感則比較少。對祖國、對單位的感恩與忠誠是我們一直以來的思想。是當時的文化影響了我們。” “我說這些你能明白嗎?你會不會覺得我在故作姿態(tài)?”每每提起對企業(yè)的忠誠,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張亞玲總是重復這樣的話再問一遍記者。 當年,張亞玲的父親被打為右派,受到了很多的迫害。早熟的張亞玲青年時期曾多次和父親進行交流:“那時候的父親盡管受了那么多的苦難,但是從來沒有說過一句國家不好,從來沒有痛恨過欺辱他的人,在他的心里絲毫沒有對誰有過恨的感覺。”或許你會認為張爸爸是一個虛偽、膽小的人,那個時期,張亞玲也會這樣問自己:“他會不會是個很虛偽的人。畢竟他的人身受到了這么大的攻擊,真能沒有一點的恨意嗎?”但是現(xiàn)在,張亞玲開始理解自己的父親,并按照父親的方法教育自己和孩子:心里要永遠充滿陽光,充滿感恩。 的確,在愛可視工作的八年當中,張亞玲一直將企業(yè)看做自己的,用心經營!拔覍@個企業(yè)充滿了感恩之心,我們的總裁也對我有感恩之心,這樣我才能把這個企業(yè)當成自己的來做。雖然我常常告訴大家這個企業(yè)不是我的,但是我從來沒有認為這個企業(yè)的生與死和我沒有關系。當你和這個企業(yè)產生這樣一個聯(lián)系的時候,你會覺得對它有責任。對人對企業(yè)有一份責任感、公司利益為先這是我內心深處的一個觀點! 帶著對企業(yè)的責任,非典期間,張亞玲飛回深圳。 愛可視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MP3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數(shù)碼相機和數(shù)碼攝像機的利潤也非常薄,MP4正好成為消費電子領域的新亮點。然而到了2007年,當愛國者宣布自己的MP3已經超越三星成為國內市場的第一,當iPod掀起一股蘋果風暴,當越來越多的國產MP4品牌以極低的價位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時,愛可視的高價MP4又該何去何從? “很多MP4都是模仿我們,包括MP3.但是我并不認為這是壞事。別人的跟進是我們愿意看到的。如果只有我們自己干就不可能出現(xiàn)(一個產業(yè)),就等于自己在唱獨角戲。所以應該允許別的品牌的出現(xiàn),只有大家在一個盤子上做才能把這塊業(yè)務做大。沒有競爭者就沒有我們。至于價格的競爭,我們也會采取一些措施。技術和質量一直是我們強有力的武器。曾有一段時間,大面積大幅降價的產品的確對我們產生過大的沖擊,但我們調整了一些策略,現(xiàn)在在高端客戶中,愛可視一直處于領先地位!薄 與張亞玲談及管理之術,她表現(xiàn)得很冷靜,她會逐一分析管理中每一個小的細節(jié),然而與其談論她與企業(yè)的關系、談論企業(yè)的產品時,她則表現(xiàn)得非常激動。她試圖用最清晰的語言讓你明白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下,她對企業(yè)的忠誠是她作為一個職業(yè)經理人的操守;她試圖讓年輕人理解在那個時代背景下,人們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與熱愛。當談及另一個話題“成功”的時候,張亞玲更加激動。 “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是不同的。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在職業(yè)上是否成功,源于你做到一定的職位以后,能不能找到你的幸福感。如果你仍能感到幸福,那么你就是成功的。如果今天你問我會覺得自己成功嗎,我會說‘我很成功’。但是今天,在中國更多的人卻認為成功的衡量標準就是錢。這樣太可怕了。要知道很多鄉(xiāng)村的、甚至大學的教師他們沒有錢,那些研究科學的人、為世界做出很多貢獻的人沒有錢,但是他們是幸福的,他們都是成功的! 于是,我們有理由相信張亞玲對幸福的理解。 “當你干一件事情,你身邊很多人都能幸福,你就會很幸福;當這種責任落實并且得到結果的時候會覺得幸福;先生、孩子、員工都因為你的努力而幸福,你會覺得這個時候你是最幸福的。哪怕現(xiàn)在吃得不怎么樣,沒有休息時間,生活質量很差,你仍然會覺得很幸福。幸福不是由自己的生活質量決定的。其實,你身邊人的幸福,往往會讓你覺得更幸福!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