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過后,廣州海珠區(qū)的城中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招工高潮。3月6日早上8點,鷺江南約大街路兩邊開始站滿了招工者,人龍延綿約一公里長,相比之下,應征者顯得錯落稀少。
3月9日早上,記者再次來到廣州市海珠區(qū)中大布匹市場附近,康樂東約大街、鷺江南約大街上依然人聲鼎沸,招工者依舊在街上排起了長龍。
鷺江村南約大街上,招工者排起長龍。
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招工隊伍中,很多是工廠主親自披掛上陣,他們普遍表示,去年日薪三四百能招到的工人,今年四五百都未必招得到。
現(xiàn)場維持秩序的治安員表示,今年是招工者人數(shù)最多的一年。
有老板自嘲,現(xiàn)在老板已經(jīng)開不起車,工人倒是一個個開始買車了。
應征者告訴記者,日薪五百那只是個別手快的工人有,大部分人拿不到這個數(shù),村里的熱干面一年漲一塊,大家都不容易。
很多工廠老板親自上陣
招工人員直接坐在街邊就餐
老板親自上街排隊招人
熟手四線工月薪2萬元
鷺江村制衣廠老板娘姚女士今年也加入了南約街的招工長龍。姚女士廠里有二三十個工人,春節(jié)后的急單下來,以前的老員工還沒有返回,她不得不親自上街招工。
姚女士專招負責打邊的四線工,手里拿著廠里的成衣,招呼過路找工作的行人。盡管老板娘開出不低的工價,卻還是難以吸引揾工者駐足。
“四線工做一件短袖T恤可以拿到1元,以前是0.8元,還是不滿意”,一名揾工者仔細看過姚女士手中的衣服后,價錢沒談攏,默默走開了。老板娘透露,一名熟練的四線工一個月工資能輕松破萬,“廠里雇用的一個靚仔,一天可以做700多件衣服,一個月可拿到2萬元”。
夫妻工月薪兩三萬
車工月入約1.2萬元
另一位制衣廠老板也說,今年招工特別難,所以工資漲幅非常厲害,以便吸引工人。車位工兩人保底800元+計件,一個月二人合計大概兩三萬,單人一萬多,在整體行業(yè)中屬于中等偏上水平。
這位老板說,工廠主都愛招夫妻工,因為做事踏實。
招工人員羅女士表示自己并不缺制衣工人,因為她單價較高,車工大概能月入1.2萬元。
她告訴記者,目前正處于制衣工廠的招工旺季,最多一個月后就是招工淡季了,下一次旺季要7、8月了。
找工者聽到有更高工資
當場拒絕老板走了
曾小姐今天第一天和老鄉(xiāng)到鷺江村制衣廠找工作。接過招工老板娘手中拿著的成衣帽子,反復摸過料子、看過縫制的針腳后,老板娘開出的“1元錢一件”的價格打動了曾小姐。工價談好,急著追趕完成訂單,老板娘立馬拉上曾小姐前往工廠,“去了工廠馬上就要坐下開工,價錢開得好才有人啊”。老板娘說,她手中拿的帽子一小時可以做40到50個,一天工錢算下來將近700元。
然而,路上一個朋友的電話又讓曾小姐改了主意,“朋友說找到更合適的了,打工就是為了賺錢,哪里錢更好賺就去哪”。朋友聯(lián)系到開價更高的制衣廠,曾小姐毫不猶豫返回,要再比對一下。
招工者表示今年非常難招人
制衣廠老板兒子也不愿意做
鷺江村南約大街上已經(jīng)鮮見揾工的年輕人,但也有為自家開辦的工廠幫工、依然在一線工作的90后。
制衣廠老板曾先生的兒子是個90后,大學畢業(yè)兩年,在父親的工廠里工作了兩年,負責印花。
制衣廠老板兒子
他說如果不是家里做制衣,他自己是不愿意做的!斑是蠻累的,年輕人都不愿意干”。小曾說,現(xiàn)在的年輕人職業(yè)選擇更多,不少人甚至選擇自己創(chuàng)業(yè),因為家里經(jīng)營制衣廠,他才會再畢業(yè)后選擇入行。
小曾表示,目前從事制衣行業(yè)的工人多是中年人,“年輕人不愿意干這個,以后工人也可能越來越少,現(xiàn)在路上10個招工的,只有一兩個是工人”,他認為傳統(tǒng)的手工業(yè)有衰退趨勢,盡管衣食住行是人們生活的必備項,制衣行業(yè)永遠有市場,但是制衣業(yè)的生產(chǎn)方式將迎來轉(zhuǎn)型,升級后的制衣業(yè)會為年輕人提供新的職業(yè)角色。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