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一、姓氏源流
終(zhōng 終)姓源出有二:
1、出自高陽氏,是黃帝孫顓頊的后裔,以祖字為氏。據(jù)《元和姓纂》載,顓頊有子老童,老童生子吳回,吳回生子陸終,陸終的孫子以祖父的字為姓,稱為終姓。此支終氏望出濟南、南陽。
2、出自妊姓,以祖字為氏。夏朝有太史令終古,他的后世子孫以其名字中的“終”字為姓,也稱終氏。
得姓始祖:終古。終姓的歷史十分久遠,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傳說的融氏的兒子陸終。據(jù)《元和姓纂》上說,終氏是陸終的后代,以王父字為氏的此姓,望出濟南、南陽。又一說法認為是出自夏代太史令終古,子孫以其名字中的“終”為姓。終古是后世終氏家族的始祖,在夏桀當(dāng)政時官拜太史令,因勸諫夏桀不成而出奔商湯。從上述兩種說法可見,終氏不管是出自陸終之后,還是出自終古之后,都是以王父字為氏。望族居南陽郡(今河南省南陽縣)。終氏后人尊終古為終姓的始祖。
二、遷徙分布
(缺)終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終氏是黃帝的后代,屬正統(tǒng)華夏姓氏。遠古時有個首領(lǐng)叫陸終,陸終的孫子輩中有人以終字為姓相傳世代。而陸終的先人是黃帝。黃帝有個孫子叫顓頊的兒子叫老童,老童的兒子叫吳回,吳回的兒子就是陸終。終姓是黃帝后代,龍的傳人。另一支終氏是起源于夏朝太史令后為商臣的終古,他的后代中就以終古為姓。
三、歷史名人
終 古:夏朝的著名官員,那時夏桀執(zhí)政,荒淫敗壞,終古多次勸諫,桀王不聽,終古知道夏朝將滅亡,就投奔向商湯去了。
終 軍:西漢濟南人。少年勤奮讀書,以善于說理和寫文章出名,談吐間豪情壯志非常動人,18歲時即向漢武帝上書評論國事。以后又擔(dān)任諫議大夫。后來他奉命赴南越(今兩廣地區(qū))王入朝,終軍自請“愿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即至,南越王愿舉國內(nèi)屬。越相呂嘉不從,舉兵殺其王及漢使者,死時年僅20多歲,被人稱為“終童”。
終 帶:漢代校尉史。王莽時,與陳良共殺校尉,自稱廢漢大將軍。
終 郁:唐朝人,為人仁義,做縣官,杜甫和他很有交情,寫過不少詩贈送給終郁。
終其功:明代鴻臚寺主簿,永樂中,曾使朝鮮。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南陽郡:戰(zhàn)國時置郡。治所在宛縣,在今河南省南陽市。
濟南郡:西漢初年將臨淄郡改為齊郡,后又在齊郡之地設(shè)置濟南郡。在今山東省臨淄市一帶。
2、堂號
奔商堂:夏桀無道,鑿池為夜宮,男女雜處,一月不朝。終古哭著諫,不聽,終古遂奔商(放棄夏桀,到商湯那里去)。
===========================================================
【終姓宗祠通用對聯(lián)】
〖終姓宗祠四言通用聯(lián)〗
返書歸璧;
弱冠請纓。
——佚名撰終姓宗祠通用聯(lián)
上聯(lián)典指宋代人終慎思,有大志而苦學(xué),朋友董儲以書信把他推薦給朝廷,未得任用。他取書信回家,寫信告訴董儲:“魯箭高飛,原以為聊城必下。誰知秦都不遇,我?guī)еw璧回來了!毕侣(lián)典指西漢濟南人終軍,字子云,十八歲時人長安,官至諫議大夫。出使南越,自請“受長纓,一定捆住南越王的脖頸,把他帶到宮殿下”。死時年僅二十余歲,世稱“終童”。
流聲高密;
彰德郡南。
——佚名撰終姓宗祠通用聯(lián)
上聯(lián)典指漢·終萇事典。下聯(lián)典指漢·終龐事典。
-----------------------------------------------------------------
〖終姓宗祠六言通用聯(lián)〗
顯英名于弱冠;
比侯吏于掩關(guān)。
——佚名撰終姓宗祠通用聯(lián)
全聯(lián)典指西漢濟南人終軍,字子云,年十八當(dāng)選為博士弟子,從濟南步行入關(guān),關(guān)吏與繻為信,令其返還時驗合。終軍曰:“大丈夫西游,終不復(fù)傳還!”棄繻而去。后果執(zhí)節(jié)出關(guān),行使郡國。提供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dān)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zé)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