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注意:網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墨妙亭
景點 |
墨妙亭 |
介紹 |
墨妙亭原在太倉城北淮云寺中,建于元朝延祐5年(公元1318年),系浙江軍器提舉顧信所建,翼藏大書法家趙孟頫所書《歸去來詞》、《盤古序》等石刻。顧信,字善夫,在官時和趙孟頫有往來,從趙為師,學習書法。延祐5年,顧辭官回太倉時,趙特地寫了陶淵明《歸去來辭》和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兩幅書法為他送行,顧對老師的臨別贈書特別珍愛,將它原本上石,并在淮云寺內造了碑亭,妥為保藏。由于趙的書法冠絕一時,故題為“墨妙亭”。亭建成以后,趙曾來太倉訪問,并寫下了“淮云三十里,見者以為奇”、“庶爾保令名,照映滄江色”等句。多少年來,許多騷人墨客,前來觀賞尋訪,留詩題辭,傳為藝苑盛事。明天啟年間(1621~1627年),閹黨魏忠賢專權,一些地方官紳為了奉承他,給魏建造生祠,知道太倉有珍貴的趙書碑石,可為生祠增添藻飾,就下令太倉地方官要把趙碑送去。但太倉人民不愿受辱送碑,又恐觸犯魏黨,惹出禍來,采取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辦法,將碑石敲斷,以殘損上報,才得幸免。清咸豐年間,淮云寺和墨妙亭相繼廢毀,獨斷碑尚存。光緒14年(1888年)修孔廟時,移嵌大城門壁間。文革初期,大破“四舊”,斷碑又遭失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在普查文物中,古碑斷片陸續(xù)被發(fā)現(xiàn)。1983年縣政府撥款重建墨妙亭于太倉公園西北隅,原明代文學家張溥故居學山園遺址上,并將古碑斷片匯成全碑。
免費 |
位置 |
江蘇蘇州
|
注意:網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安徽
澳門
北京
福建
甘肅
廣東
廣西
貴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龍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江西
遼寧
內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臺灣
天津
西藏
香港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慶
熱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