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肅集》卷一百五十三 集部六
《忠肅集》·二十卷(永樂大典本)
宋劉摯撰。摯字莘老,東光人。家於東平。登嘉祐四年甲科。神宗朝累遷禮部侍郎。哲宗即位,歷官門下侍郎、尚書右仆射。以觀文殿學(xué)士罷知鄆州。紹圣初,坐黨籍累貶鼎州團(tuán)練副使,新州安置,卒。紹興中,追贈少師,謚忠肅。事跡具《宋史》本傳。其文集四十卷,見於《宋史·藝文志》,久無傳本。今從《永樂大典》各韻中裒輯編綴,共得文二百八十五首、詩四百四十三首。以原書卷目相較,尚可存十之六七。謹(jǐn)以類排纂,釐為二十卷,而仍以劉安世原序冠之於首。摯忠亮骨鯁,於邪正是非之介,辨之甚嚴(yán)。終以見慍群小,貶死荒裔。其為御史時,論率錢助役之害,至王安石設(shè)難相詰。而摯反覆條辨,侃侃不撓。今其疏并在集中。他若劾蔡確、章惇諸疏,見於《宋史》者,亦并存無闕。其所謂修嚴(yán)憲法,辨別淄澠者,言論風(fēng)采,猶可想見。固不獨文詞暢達(dá),能曲鬯情事已也。至集中有《訟韓琦定策功疏》,頗論王同老攘功冒賞之罪。而《道山清話》遂謂文彥博再入,摯於簾前言王同老劄子皆彥博教之,乞下史官改正。宣仁不從。彥博因力求退。今考此事,史所不載。而集中有《請彥博平章重事疏》,其推重之者甚至,尤足以證小說之誣。蓋當(dāng)時黨論交訌,好惡是非,率難憑據(jù)。幸遺集具在,得以訂正其是非。於論世知人之學(xué),亦不為無補(bǔ)矣。
卷一百五十三 集部六
○別集類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