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瀼溪草堂稿》卷一百七十二 集部二十五
《瀼溪草堂稿》·五十八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孫承恩撰。承恩字貞父,南直隸華亭人。正德辛未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xué)士,掌詹事府。謚文簡。是集為其門人楊豫孫、董宜陽、朱大韶所編。七卷以前為疏、表、講章,皆進呈之作。八卷以后為賦、詩、詞、曲。二十七卷以后為雜文。承恩於嘉靖之初,以庶子充經(jīng)筵講官。今集中所載《正始箴》、《鑒古韻語》及《講章》即是時所作。及官禮部時,齋宮設(shè)醮,承恩獨不肯黃冠,遂乞致仕。較之嚴嵩諸人青詞自媚者,人品卓乎不同。其文章亦純正恬雅,有明初作者之遺。卷首《陸樹聲序》有曰:“國初之文,淳厚渾噩,彬彬焉質(zhì)有其文。迨關(guān)西、信陽兩君子出,追宗秦漢,薄魏晉而下,海內(nèi)藝學(xué)之士,咸愿執(zhí)鞭弭從之。標(biāo)品、位置,率人人自詭先秦兩漢,以希方軌。雖體尚一新,國初淳龐渾厚之氣或少漓焉。公生長憲、孝朝,博稽宏覽,邃詣淵蓄。故出之撰述,類皆深厚爾雅,紆徐委密。論者謂公平生立言,類其為人”云云。承恩文章宗旨,盡是數(shù)十言矣。
卷一百七十二 集部二十五
○別集類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