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
卷五十八 史部十四
《東林列傳》卷五十八 史部十四
《東林列傳》·二十四卷(浙江巡撫采進(jìn)本)
國朝陳鼎撰。鼎字定九,江陰人。明萬歷間,無錫顧憲成與高攀龍重修宋楊時東林書院,與同志講學(xué)其中。聲氣蔓延,趨附者幾遍天下;ハ鄻(biāo)榜,自立門戶,流品亦遂糅雜。迨魏忠賢亂政之初,諸人力與搘拄,未始非謀國之忠。而同類之中,賢奸先混,使小人得伺隙而中之,於是黨禍大興,一時誅斥殆盡,籍其名頒示天下。至崇禎初,權(quán)閹既殛,公論始明。而馀孽尚存,競思翻案,議論益糾紛不定。其間奸黠之徒,見東林復(fù)盛,競假借以張其鋒。水火交爭,彼此報復(fù)。君子博虛名以釀實禍,小人托公論以快私讎。卒至國是日非,迄明亡而后已。是編所載一百八十馀人,蓋即東林黨人榜及沈氵隺、溫體仁等《雷平》、《蠅蚋》諸錄所著名者也。以節(jié)義炳著者,匯載於前。馀亦分傳并列,臚敘事跡頗詳。其中碩士端人,固所不乏,而依草附木者,實繁有徒。厥后樹幟分朋,干撓時政,禍患卒隱中於國家。足知聚徒講學(xué),其流弊無所不至。雖創(chuàng)始諸人,未必逆料及此,而推原禍本,一二君子不能不任其咎也。此書仿龔頤正《元祐黨籍傳》之例,於諸人之姓名履貫,無不本末燦然。俾讀者論世知人,得以辨別賢奸,而深思其熏蕕雜廁之所以然。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其亦千古炯鑒矣。
卷五十八 史部十四
○傳記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