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去湯汁,碼子就一定要豐富足量,鐵鑄小鍋現(xiàn)炒的蓋碼單份單炒,最能滿足長沙老饕刁鉆的胃口。
三和面館,這家開在建湘路電訊市場旁的小面館,就讓不少長沙人的一天從早晨“嗦”一碗炒碼帶迅干開始。
不少人是聽朋友推薦來到三和,面端上桌第一件事就是拍照打卡,耽誤了十幾秒的時間便會被眼尖的老板送上溫馨提示“要趕快拌哦,拌了再拍!
“我們一般都會提醒顧客要趕快把面拌勻,不然非常容易坨住!崩习逭f這是帶迅干的特色之一,面條剛出鍋帶著水分與溫度,需要及時與碗底的醬汁融合拌勻,讓每一根面條在柔韌時均勻地裹上醬汁才是食用一碗帶迅干的標準動作。
老顧客總是調(diào)侃老板,“我就是好這口,但是有時候下班過來經(jīng)常撲了空。”
限量供應其實是為了保證品質(zhì),除了每日準備新鮮食材配料的量一定之外,保證主廚的充沛精力甚至都是一碗面成功與否的關(guān)鍵。三和面館當天的面賣完之后,食客們便明日請早了。
開店四年多以來,三和面館全心全意只做炒碼,光是這樣碼子都可以細分到四十余種。牛肉、炒肉、雞絲、腰肝肚或者炒蛋,連著吃一個多月都可以不帶重樣的。
若要老板推薦,其實他一般會比較謹慎,因為他只希望食客能吃到一碗最適合自己的。
黃瓜皮是三和的特色之一,黃瓜洗凈留皮去芯,取最青脆的部分切成小段晾干,保留鮮綠色,形成外緊致內(nèi)爽脆的口感,清爽解膩。
夾一筷子面條,最先體味到的是細堿面獨特的香氣,嗦一大口,有嚼頭的面條、滑嫩的牛肉、蹦脆的黃瓜一齊在口中迸發(fā),一早上的瞌睡很快被喚醒了。
聽人說過蛋炒飯最佳的狀態(tài)是每粒飯都包裹上蛋,三和的牛肉炒蛋則是每一塊牛肉都被碎炒蛋包圍。
保持肉質(zhì)柔嫩蛋香濃郁的同時不會粘連,大勺小鍋連續(xù)掄鍋翻炒后,撒上特色剁椒和香蔥末,滿滿的碼子可以完全把面條蓋住。
三和特地選用純瘦肉作為這道碼子的主料,清甜韭黃的加入,能充分解膩且豐富口感。
瘦豬肉條在大火下均勻易熟,韭黃段與豬肉條尺寸相當,韭黃入鍋后更是僅需幾十秒便能出鍋,屬于三和的一道快手菜碼。
雞胸脯肉沿著紋路切成絲,仿佛肉的纖維進行了重組,最大限度地減少了雞胸肉原本的柴的口感。
雞肉相對豬牛肉脂肪含量更低,精心選用的本地青椒熟而不透、果肉微辣而不澀,最適合口味較輕的食客。
為了滿足更多元的口感需求,主料方面三和主打干面,但仍然可以根據(jù)喜好選擇湯面、湯粉或干粉。腰肝肚也是三和的推薦系列,可以選擇三者其一或者雙拼。
老干媽腰花里的黃瓜片與特色黃瓜皮正好互補,需要的是去皮的靠近芯部的軟糯的部分,這樣才能充分入味入口易碎。
腰子切條打上簡易的花刀,更適合快炒,最后加上老干媽,紅油襯托菜品,鮮而不膩。
三和提供的這幾種配菜顯得少而精確。
現(xiàn)煎雞蛋中心成松軟的狀態(tài),邊緣略顯焦黃,一口下去蛋香四溢。剁辣椒配有少量豆豉,重香不重咸。酸包菜更是店內(nèi)一絕,包菜絲曬干后秘制加工,酸味開胃,余留甘甜。
上午十點是老板洋哥歇口氣的空閑,店里的人少了些,忙了一早上要趁著這個時間換一鍋煮面的水,重新煮開迎接第二輪的中午高峰期。
洋哥愛和顧客交朋友,附近的食客來吃早飯,他都能熟絡地聊上幾句。熟悉了之后,有客人問開不開分店,他都禮貌地婉拒了。他說專心做好這一家店還有很多努力的空間,需要付出百分百的精力。
又有人建議他加入外賣平臺,但是他卻擔心第三方的配送無法把握送達的時間,對品質(zhì)會大有影響,于是忙得來的時候他親自送一些附近的熟客——“累是累一點,但這樣我才放心。”
一家小店承蒙眾多食客的喜愛才得以發(fā)展延續(xù),扎實的手藝、全方位的用心流露出對傳統(tǒng)的尊重。不少在外打拼的人回到長沙,第一件事就是吃一碗地道的長沙粉面,不僅僅是食物,這是長沙人普遍的思鄉(xiāng)情——虧待什么都絕不能虧待了味蕾。
[店名]
三和面館
[地址]
開福區(qū)建湘北路金帆大廈電訊市場最北側(cè)商鋪
(八一橋西北側(cè))
[人均]
12元/人
[營業(yè)時間]
7:00-售罄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