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濱江小學,志愿者教家長和孩子一起動手學習“心肺復蘇法”。
志愿者利用人體模型演示“心肺復蘇法”。
志愿者教大家“氣道梗阻——海姆立克急救法”。
3月28日“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前夕,為了讓更多的孩子掌握急救技能,在事發(fā)現(xiàn)場挽救生命和降低傷害程度,長沙岳麓區(qū)濱江小學舉行了“現(xiàn)場救護——第一目擊者”安全宣教活動。家長與孩子一起學習“應急知識”,提升應急救護水平。
“孩子本性都是活潑好動的,對于家長來說,一旦孩子發(fā)生吞咽、摔傷、昏迷等情況,掌握一些必要的急救知識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幫助孩子化險為夷。”湖南省人民醫(y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yī)師、濱江小學2.4班家長黃婕女士結(jié)合生動形象的PPT、現(xiàn)場手法演示等,通俗易懂地向大家講解了“急救基礎流程、如何撥打120急救電話、胸外心臟按壓”等急救知識和技巧。
俗話說“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足踐之不如手辨之”,家長、孩子們還利用9具人體模型學習了“心肺復蘇術(shù)”。
只見孩子們在志愿者的指導下做到了以下五步:第一步,確認環(huán)境安全之后才能去救人。第二步,檢查并判斷患者有無反應。第三步,如果沒有反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并讓人拿來AED(自動體外除顫器)。第四步,觀察患者是否有呼吸。第五步,如果患者沒有呼吸或者呼吸不正常(例如瀕死喘息),立即開始心肺復蘇。先開放氣道,將患者置于平躺的仰臥位,昏迷的人常常會因舌后墜而造成氣道堵塞,這時施救人員要跪在患者身體的一側(cè),一手按住其額頭向下壓,另一手托起其下巴向上抬,標準是下巴與耳垂的連線垂直于地面,這樣就說明氣道已經(jīng)被打開。然后把胸部按壓30次,再口對口吹氣2次,并不斷重復這一過程,直到患者有反應或者AED及專業(yè)醫(yī)護人員到達。
“我以前也參加過一些急救培訓活動,但不久就全忘了。但今天動手實踐操作后,記憶就很深了,關(guān)鍵時刻沒準真能派上用場!痹谥驹刚叩膸椭,二年級的李家長與孩子一起認真地在人體模型上實踐動作。
“此次急救知識講座,為家長和孩子們樹立了正確的急救觀念,普及急救知識,讓我們一起守護生命安全!”該校書記羅朝霞說。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