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遇到大好人了,這些東西對我家來說太重要了!19日上午,周愛玲特意訂做了一面“拾金不昧,品德高尚”的錦旗,從岳麓區(qū)趕到芙蓉區(qū)。核實過塑料袋中的物件無誤后,周愛玲緊緊握住了李文廣的手。 拾金不昧的人叫李文廣。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在芙蓉區(qū)修業(yè)學校門口修剪樹枝。作為芙蓉區(qū)園林維護中心維護科砍伐小組組長,李文廣的日常工作就是修剪綠化樹,為把多余的樹枝清除干凈,他不得不經常爬到離地面七八米高的樹上。 “我當時在綠化帶里清理雜物,看見草叢里有個黑色塑料袋就把它夾起來了,沒想到下面還壓著一個紅色塑料袋,扒開一看,里面裝著好多現金,還有戶口簿和一些文件。”李文廣說,16日大約上午10點,他正在車站北路進行日常的綠化維護工作,突然在高壓電箱旁邊的綠化帶中發(fā)現了塑料袋。 李文廣正在處理多余樹枝。 李文廣沒有多想,立刻找到維護科的科長袁立新,兩人一起想辦法尋找失主。起初他們嘗試撥打其中一張紙條上的電話號碼,但接通后發(fā)現對方只是裝修隊的工人,并不認識周愛玲。 “你們社區(qū)有沒有一個叫周愛玲的人?她有東西落在車站路這邊,被我們園林工人撿到了!9月16日下午,咸嘉湖街道潤澤園社區(qū)居民熊立鋼接到芙蓉區(qū)園林綠化維護中心的電話,電話稱一位園林工人撿到了潤澤園社區(qū)居民周愛玲遺失的財物,根據其中一張股權證書上的姓名,他們聯(lián)系上了這位還不知道自己遺失了財物的失主。 原來,塑料袋是她患有精神疾病的老公在發(fā)病時丟掉的,里面裝著戶口本、股權證書、押金條和5600元現金。對經濟困難的周愛玲一家來說,這是他們家最重要的財產。 李文廣經常要爬到樹上工作。 李文廣說,他在園林綠化維護中心工作了五年,平時單位都會強調,大家撿到東西要及時上報,尋找失主。面對失主遞過來的紅包和感謝禮,憨厚靦腆的他連連擺手:“這個不能要,這是我份內的事! 采訪過程中,一位87歲的娭毑執(zhí)著地找到記者,大力夸贊李文廣所在的園林綠化維護中心,“我跟他們反映我家陽臺被樹擋住了,他們馬上就派人來處理了,速度快,人也特別好!泵鎸@些夸獎,李文廣說:“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