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這一頓
下次我還能早上5點起床
大家好,今天又是一博子來值班了。
每座不同的城市,關(guān)于美食這一塊都有自己不同的偏好,長沙人對粉的喜愛,從街頭一步三家粉館的布局中就能看出來。
如果你生活在長沙,當你問出:“早上吃什么”這句靈魂拷問時,大概率會得出一個答案,那就是——吃粉。早起的長沙人有粉吃,大多數(shù)好吃的粉店都只在上午吃得到。
今天給大家安利的一家粉店,算是長沙老口子的最愛,也是長沙年輕人的“克星”!
開在老社區(qū)里
一天只賣4個小時
早上4點開門的粉店,你們見過么?一天只賣4個小時。
那些打著“每天上午就賣完的”旗號的粉店比起這家“世超粉面”簡直是弱爆了。一博子作為一個吃貨,聽到這幾個關(guān)鍵詞的時候,頓時精神百倍,約著編輯部的@膩子和@阿一去打卡。
天才微微亮,一博子就出了門,作為一個把晚睡晚起貫徹到底的年輕人,確實有點折磨了,老小區(qū)里彎彎繞繞,有點難找,但如果你看到一大早有水霧氤氳在空氣中,還有不少人群聚集,那就找對了。
我們到的時候,正是老板最忙的時候,聽這邊的老口子說,這家粉館已經(jīng)開了有28年了,十年如一日的都是早上4點開門賣到早上8點,雷打不動。
等粉的間隙,禁不住打量整個粉店,整個門店加起來只能放下一個操作臺和兩張桌子,大部分都是坐在外面,來往的食客都是老板的熟人,都能策上那么一兩句。
下粉的窗口,熱氣蒸騰,臺上整齊羅列幾沓不銹鋼碗,破舊而又斑駁的墻紙,真心有點90年代老長沙粉店的穿越感。
雖然說這家粉店在長沙的社交媒體還沒有出名,但在社交媒體還沒有盛行的年代,也曾有過一點名氣,老板還把它們打印出來,貼在墻壁上,看起來有些年頭了。
聽老板說,每天凌晨三點到店準備,四點準時開門營業(yè),八點閉門休息,二十多年來,天天如此。來嗦粉的大都是周圍的街坊鄰居,有的一家三代都是他忠實的粉絲。
大家都習慣了他店里的味道,老板也熟悉他們的喜好,有的要重挑,有的要寬湯,有的不要蔥蒜,有的要加雞蛋,都很清楚。
我們問起老板的營業(yè)時間,他說,之前開的那么早,是因為來這邊恰粉的都是在這邊單位上上班的或者是一些需要早起的工人,現(xiàn)在則是自己習慣了這個時間點,如果量做太大,人也容易疲憊。
細節(jié)成就品質(zhì)
每一碗都沒有踩雷
雖然門店看起來破舊,但老板是個十分講究之人,碼子做得精致,配菜也不含糊,而且特別注重衛(wèi)生。下粉的碗一律都是開水煮過的(店里有一個火爐專門用來煮碗筷)。
他們家的粉都是用的土缽子裝,老板說這樣會更加保溫,我們點了三碗招牌碼子,分別是肉餅、煙筍、牛腩。
他們家的肉餅是偏紅油口味,不是常見的清淡掛,看起來油淋淋的,讓人食欲大漲。
值得夸一下的就是他們家的煎蛋,外皮煎得金黃焦脆,里面卻還是流心的質(zhì)感,層次做得很豐富。
肉餅很符合我的口味,長沙有的店的肉餅,要么太軟,要么太柴,他們家則是做的剛剛好,肥瘦比例把握的特別好,吃下去油脂感很豐富,軟乎乎的,又不會太散,算是我在長沙吃到過最好吃的肉餅之一!
煙筍碼子,粉是寬粉,煙筍蓋在了粉下面,老板說這樣更入味。粉盛在厚厚的缽子碗里,保溫效果好,吃到碗底都不會涼。
腌筍很清爽,口感很脆,如果不太喜歡早上吃得太油膩,選這款碼子準沒錯!
這碗牛腩粉也十分可圈可點,整碗粉就透著一個字“鮮”。
新鮮牛腩高溫煨出,肥瘦相間,塊頭實在。
瘦肉的部分輕輕一咬就能分離,連筋的部分帶著點脂肪,僅一口就能讓你吃過再也忘不掉。
湯底是一碗粉的精華,純骨高湯,真材實料無添加,湯底濃郁,還沒開吃就已被“肉香”勾出口水。
粉的質(zhì)感軟軟乎乎,十分進味,嗦上一口,碳水和牛肉在口腔里爆發(fā)的感覺,簡直不要太贊了!
地址:民主東街50號(培元橋地鐵站4號口步行360米)
寫到最后
如果你不怕早起的話,這家粉店可以來打卡一下,沒有好的裝修、沒有精致的器皿,確實能在味道中吃到老板的用心程度。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