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沙,想吃到真正的老廣味道,不用去高樓酒肆,而是可以去街巷深處的那些不起眼的小門面。
通泰街的這家小店,一不留神就會走過。店面不大,是夫妻倆在打理,菜單滿滿當當貼了兩墻,主打惠州、梅州一帶的廣東小吃。
自家熬煮的涼茶,是檢驗廣式小店地道與否的試金石。招牌老鼠粄,名字聽著嚇人,其實是源自梅州的客家小吃,米漿制成,形似鼠尾。別被名字勸退,入口的軟糯Q彈會讓你瞬間愛上。還有那手打的牛肉丸,緊實彈牙,肉香十足,再配一碗清甜解暑的綠豆紅薯糖水,簡直是夏日里的完美收尾。
開在高橋附近的這家順德牛肉面,是附近上班族的寶藏食堂。
湯底是靈魂,鮮美醇厚。牛肉只經(jīng)簡單汆燙,保留了最本真的滑嫩口感。面條選擇極多,從扁粉到竹升面,任君挑選。強烈推薦竹升面,那種獨特的爽滑與嚼勁,裹挾著鮮湯和嫩肉,每一口都讓人滿足。
一家充滿江湖氣的番禺風味大排檔,仙廟燒雞是當之無愧的C位。香氣裹著熱浪撲面而來,這才是吃燒雞的正確打開方式。蜜汁排骨同樣驚艷,外皮燒得焦香酥脆,掛著甜而不膩的蜜汁,肥瘦相間,越嚼越香。
招牌深井燒鵝,是店里的絕對王牌,但想吃到全憑緣分。通常只有中午才有,一到晚上基本就賣光了
白切雞也做得地道,雞皮爽脆,肉質(zhì)緊實有嚼頭,蘸上靈魂沙姜蓉,好吃到讓人覺得“這只雞死得其所”。
新財記在門面和內(nèi)飾上花了些心思,霓虹燈、小方桌,頗有幾分香港街頭老店的風情。
點一份燒鴨拼燒臘飯,是犒勞自己最直接的方式。斬件的燒鴨碼在米飯上,再淋上秘制燒臘汁,鴨皮下的油脂早已在高溫中融化,滲入每一粒米飯。
主打的蝦蟹粥,價格隨市價浮動,但每一口都物有所值。一鍋好粥,全靠這口深肚砂鍋慢火細熬。
椒鹽羅氏蝦也是必點,蝦開了背,炸得金黃酥脆,蒜末的焦香更是點睛之筆,吮指回味,是深夜里最棒的下酒菜。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