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橘子洲大橋
肯定能勾起不少
長沙老口子的回憶
有人念起它年輕時的盛名
有人翻出與它泛黃的合影
有人說每天都路過它
陪了長沙46年
它真的老了
因為長期超負荷工作
它的身體開始出現(xiàn)病痛
修補坑洞、修補裂縫、定期維護保養(yǎng)
……
從明天開始
它終于可以休息一下了
要與我們來一場小別離
8月14日至8月19日
46歲的橘子洲大橋啟動提質改造
實施全封閉交通管制
禁止所有車輛通行
明天(14日)早上8:00
長沙廣電全媒體大直播
將直擊橘子洲大橋全封閉施工
首日早高峰實況
發(fā)布最全最直觀的通行攻略
揭秘如何攻克大橋改造難點
在大橋歷史變遷中感悟長沙精神
下面就通過一個小視頻來Get
橘子洲大橋提質改造工程
長沙湘江橘子洲大橋全封閉施工期間,8月14日-8月17日(周二-周五)每天的7:00至22:00對“三橋兩隧”(福元路大橋、銀盆嶺大橋、猴子石大橋、湘江營盤路和南湖路隧道)實施單雙號限行的措施,單日走單號、雙日走雙號。
如何繞行?
許多長沙人都不會忘記1971年,因為在那年9月,長沙首座跨江大橋開建,這使長沙徹底告別了千百年來依靠輪渡過往湘江的歷史。
80萬人次 肩挑背扛手提建起大橋
橘子洲大橋于1971年9月6日正式開工,1972年10月1日建成通車。79歲的安徽人吳崇實回憶,1972年3月,自己跟著工程隊進駐橘子洲大橋。當時,橘子洲大橋上部工程施工分三段同時開工,五一路到橘子洲是有8個橋孔,順著數(shù)過去4個孔是工程六隊負責,緊接著靠近橘子洲的橋孔是工程一隊,到溁灣鎮(zhèn)的那段是工程三隊。
即便有三個工程隊,每支隊伍也僅有10名技術人員加100多名施工人員。怎么把大橋建起來?“當時約有80萬人參與,可以說,大橋是大家通過肩挑背扛手提的勞動建出來的。”
81歲高齡的朱若常老人,是長沙湘江大橋,也是如今橘子洲大橋的主要設計骨干之一。提及往事,最讓朱老難忘的,便是在修建一橋的過程中,全體長沙市民都積極地參與到建設過程中的場景。
上世紀70年代的長沙人,幾乎都參與過橘子洲大橋的建設,小部分是從燈泡廠、紡織廠、酒廠等抽調出來修橋的專業(yè)隊,其他的則作為業(yè)余隊在星期天和業(yè)余時間投入大橋建設。朱若常說,橘子洲大橋與長沙人血脈相連,因為很多人都為它流過汗。
湘江一橋建成后,當時長沙市放了四天假,東西南北四個區(qū)每個區(qū)的市民都安排一天時間到大橋上來參觀。
橘子洲大橋部分維修史
1、2006年
橘子洲大橋因車流量大大超過設計荷載,橋面損傷嚴重,拱橋橋面出現(xiàn)裂縫。2006年5月,長沙市路橋征費維護管理處對大橋橋面局部維修,對破損路面進行開挖、瀝青填充和壓實,在底層和面層重新鋪油。
2、2008年
受拱橋自身特點、車流增多以及2008年初冰災等因素影響,橘子洲大橋橋面裂縫達500余處。當年7月,大橋小修改造工程開工,8月20日前完工。此次修整修復橋面鋪裝層,恢復橋面平整度與抗滑能力,提升大橋整體形象,同時加強橋面防排水措施,恢復橋面的排水功能。
3、2013年
大橋路面出現(xiàn)近300處“補丁”。超過半數(shù)的“補丁”出現(xiàn)凹陷,再加上橋面原本就有多處凸出,車輛通行時會出現(xiàn)顛簸的現(xiàn)象。7月23日晚開始,相關部門對橘子洲大橋路面整修,出現(xiàn)坑洞的部位整修一新,橋面行車舒適度提高。
讓我們一起期待
橘子洲大橋以全新的姿態(tài)
和我們再次見面…
8月14日上午8:00
長沙廣電全媒體大直播
《橘子洲大橋啟動提質改造》
政法頻道、新聞頻道、新聞廣播
移動電視、智慧長沙APP聯(lián)袂播出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