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暗了,就著教室的燈光,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1625班教室的走廊外,這里一團那里一團的很熱鬧,原來,這是任課老師在下班級為學生答疑。這樣的場景被來校的家長隨手拍下,引爆家長群。在這個學校,“走廊老師”不是一個,而是一個群體。近日,長沙市教育局出臺了《長沙市中小學教師志愿輔導工作實施意見》,鼓勵全市中小學教師,利用課后或者休息時間,為確有需要的學生免費提供輔導,長沙市中小學!爸驹篙o導模式”正式開啟。不過對這些敬業(yè)愛崗的老師而言,有沒有這個《意見》都不重要,這樣的事情已經(jīng)在他們的教育生涯中成為常態(tài)。
“秋日,晚風刺骨,她卻穿著單薄的衣服在教室外走廊上改作文,隨時給我們答疑。我看到那雙手,雖然因粉筆而變得有些粗糙,但卻在愛的交織下,在寒冷的風和溫暖的心的沖擊下,變得圣潔而美麗!”這是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1625班一個男生在去年的教師節(jié)寫給英語老師孫麗薇的“最美情話”。
“老師,你就是那盞最亮的燈,圍繞著你,傾聽著你,我的眼前陽光般明朗!边@是長郡中學往屆畢業(yè)生寫給老師們的小詩《寫給郡園高三的走廊》。在長郡中學畢業(yè)生們的記憶中,最難忘的應該是高三時四教傍晚的走廊,是老師答疑時那磁性的沙啞。
在長郡中學,高三年級每個班的教室外面都會固定放置幾張答疑桌,每天下午五點半到六點二十,高三年級的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下班,來到答疑桌旁為學生提供個性化、點對點的輔導機會。每天傍晚這個時間段,答疑桌旁都會圍滿前來提問的學生,很多學生都會充分利用這個機會,在老師的耐心講解下,解決當天遺留的各類問題。
不過,“答疑”傳統(tǒng)可不僅僅在高三年級傳承,高一高二年級主要文化科目也會有老師下班為學生進行義務答疑,每天下午五點半到六點,老師們都會到教室外走廊為學生進行“免費加餐”,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面對面指導。這個“答疑”傳統(tǒng)至今已堅持六年,成為長郡中學里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
來源:長沙晚報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